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所示为《孝文帝改革后的民族融合与北朝文学研究》的目录(部分)。这反映出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是
A.思想解放B.文化东传C.推行汉化D.政治变革
3 . 阅读“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根据表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匈奴鲜卑
前赵北凉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
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

①大部分政权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   ②十六国政权都在北方地区建立
③氐族建立的前秦曾统一过北方地区   ④各族交融频繁差异缩小隔阂消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2020-11-21更新 | 872次组卷 | 40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北魏时期,孝文帝深叹“移风易俗,实为甚难",南迁洛阳后,留在北方边镇民众甚至出现了鲜卑化趋势。而在南方,新汉族较多地保存了北方汉族之文化传统,“蛮气”则显得不足。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
A.区域地理环境B.经济发展水平
C.汉文化影响力D.政府推行力度
2020-11-03更新 | 591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国学大师钱穆评论道:此种制度可用两句话概括之,即‘同富约之不均,一齐民于编户’。……乃魏孝文帝根据中国读书人而改革经济制度,故寓独特的历史文化精神,与西洋不同。”钱穆在此评论的是
A.官吏俸禄制整顿了吏治B.均田制稳定了小农经济
C.三长制强化了地方控制D.租调制增加了政府收入
2020-08-29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从唐朝初年开始,拓跋鲜卑建立的魏国被正式承认为中国的正统之一,与南朝享有同等地位,官方编纂的历史就有《北史》和《南史》两种,从此有了“南北朝”的名称。北魏这一结果的获得主要是因为
A.北魏曾统一过北方地区B.鲜卑族已融入了中华文化
C.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D.北魏开辟南北朝对峙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对名极一时的高门大族,如范阳卢敏、清河崔玄们、荥阳郑羲、太原王琼等,拓跋宏均纳其女为妃。还亲自主持,将李辅、穆明乐、郑平城、卢神宝、李冲、郑鼓等大族世家的女儿,分别作为他几个弟弟的正房妻室。孝文帝这一做法旨在
A.加强对地方的治理B.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C.促进鲜卑族的汉化D.剥夺鲜卑贵族的特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魏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洛阳)王里,因兹大举(迁都),光宅中原。”这表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南下征伐,练兵强军B.推进汉化政策,改牧为耕
C.控制黄河流域,巩固统治D.便于学习汉族,文化改造
2020-07-31更新 | 101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B.士族成为政权支柱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