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宋、齐、梁、陈相继更替,历史上合称为“南朝”。当时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还在继续,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同时,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都比较发达。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体现了(     
A.民族交融与江南开发B.南方发展以统一北方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南北对峙格局被打破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依次应该是(     
A.东汉、蜀、前秦B.西汉、东汉、前秦
C.西晋、东晋、北魏D.西晋、东汉、北魏
3 .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陶瓷、造船等行业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这表明此时(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
C.江南生产工具先进D.南方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4 . 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士族当权,影响巨大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C.司马睿善于用人,深得民心D.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这样写道:“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摒弃之,有同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可见马端临认为孝文帝改革(     
A.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B.为北魏的分裂灭亡埋下了伏笔
C.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D.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6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的时期,多民族国家政权并立,更替频繁。下列选项中对如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A.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B.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
C.①东晋②前秦③吴④北汉D.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说:“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其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重农抑商B.农商皆本C.重义轻利D.崇富尚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相关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司马昭发兵灭了蜀和吴B.司马睿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C.十六国时期,各民族频繁接触,民族隔阂消失D.前秦政权于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北魏迁都后,洛阳的御道两边有接待外族使节的四夷馆,路的东边有四馆,名为金陵、燕然、扶桑、崦嵫,路的西边有四里,名为归正、归德、慕化、慕义。北魏史官撰史时凡涉西晋,皆书庙号,凡书东晋,皆称“僭晋”。这可用于说明,北魏(     
A.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延续了华夏正统思想观念
C.重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D.经济文化发展领先于南方
10 .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某一时期政权的形势图,按政权更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