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     
A.民族差异的消失B.民族交融的发展C.民族习俗的趋同D.民族布局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堂是古代帝王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其建筑形制具备某种“宇宙秩序”的复杂象征意义。北魏孝文帝曾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起明堂”。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北魏修建明堂旨在(     
A.显示高超建筑技术水平B.彰显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炫耀北魏经济繁荣富庶D.满足统治阶级生活需要
2023-06-14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北魏建立时,太祖拓跋珪令“有司定行次,正服色,群臣奏以国家继黄帝之后,宜为土德,故神兽如牛,牛土畜……服尚黄,牺牲用白。祀天之礼用周典”,这反映出当时北魏(     
A.在洛阳建立了政权B.华夏认同观念较强
C.实行中央集权制度D.深受西周礼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前秦宰相王猛曾对苻坚留有遗言:“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王猛去世后,苻坚对群臣说:“今奉命于天,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为(唯)东南一隅未宾王化。”据此可知,该时期(     
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B.民族交融促成华夏认同
C.正统观念影响政治走向D.南北民族矛盾逐步缓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饮酒二十首》是东晋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其中一首写到:“有客常同止,取舍邀异境。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规规一何恳,兀做差若颖。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这些诗句从侧面集中反映了魏晋时期(     
A.门阀士族的发展B.崇尚清谈和玄学
C.现实社会的黑暗D.社会生活的奢靡
2023-04-15更新 | 690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A.重农抑商,推行县制B.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7 . 孝文帝改革
(1)孝文帝改革背景是什么?
(2)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8 . 《洛阳伽蓝记》冲记载,某使臣到洛阳后感叹道:“自晋(南朝)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的这一变化得益于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孝文帝改革的实行
C.经济重心南移的加快D.方田均税法的实施
9 .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2021-06-01更新 | 405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考试历史试题
10 . “北来在此安家,远行从此启程,八闽百越赣州推本……”这是对闽粤赣边区客家文化的概述,具有人口迁移特色的客家文化的奠基时期应为(  )
A.两晋之际B.秦汉时期C.中唐以后D.两宋之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