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序号与政权对应有误的是
A.①——魏B.②——前秦C.③——十六国D.④——北魏
2022-01-13更新 | 280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东晋司马睿得以称帝,王导及其族兄王敦功劳最大,史称“(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元帝任王导为丞相,掌大权;以王敦任镇东大将军。所以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材料反映东晋建立后
A.形成政在士族的政治格局B.文人政治威胁中央集权
C.促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皇权被王氏家族所左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授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15岁以上)负责一定的徭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帛或布代役,成为庸。这一调整
A.加强了农民的租役负担B.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直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2021-12-11更新 | 544次组卷 | 3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制作图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图示,其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写的是
A.蜀——吴——西晋——东晋B.蜀——吴——东晋——西晋
C.吴——蜀——西晋——东晋D.吴——蜀——东晋——西晋
2021-07-14更新 | 666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衡水中学尉犁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实际上,姓族制度建立以后,士庶之别就取代了胡汉分野。民族界限模糊了,身份认同从族别成了门第。鲜卑的豪门与汉人的望族共同组成统治阶级,下层则混为一谈……与此同时,洛阳也再度成为华夏文化的中心。拓跋宏迁都三十多年后,一位名叫陈庆之的南梁将邻这样描述他亲赴洛阳的切身感受:我原本以为两京沦陷之后,长江以北便都变成了戎狄之乡。这次到洛才知道衣冠人物尽在中原,根本不是我们江东可比的。拓跋宏成功了。他其实已是中华皇帝,虽然也只有半壁江山。但他开创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由胡混血的北方来统一中国,从而创建新的中华文明。这就是鲜卑人的历史功绩。

——易中天《中华史》


(1)根据材料,指出“士庶之别就取代了胡汉分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的结果。
2021-06-04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A.东汉蜀前秦B.秦西汉梁C.蜀东晋梁D.蜀东汉隋
2020-11-19更新 | 303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北魏拓跋浚曾下诏:“夫婚姻者,人道之始。是以夫妇之义,三纲之首;礼之重者,莫过于斯。”其子拓跋弘则“仁孝纯至,礼敬师友”,执政后“郡国立学,自此始也”。其孙拓跋宏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材料表明
A.北魏统治者均推崇儒家思想B.北魏汉化改革具有持续性
C.北魏改革基于解决现实问题D.北魏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10 . 如图,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出现了具有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表明魏晋时期
A.畜牧业开始向南方扩展B.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
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稳定D.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交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