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版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
A.都城不在洛阳B.造纸术没有被发明
C.雕版印刷术没有被发明D.赋这种形式没有诞生
2021-05-14更新 | 25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2 . 敦煌莫高窟在隋唐时期臻于鼎盛,在这座模仿汉地木结构的殿堂里,它就像是一个融合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元素的熔炉。这反映了当时
①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   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③文化呈现出多元与包容   ④敦煌成为了国际大都市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3 . 南朝时,寺院经济膨胀,占有了许多依附农民,这些农民不在户籍。据《南史》记载:“道人(南朝对僧人的称谓)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这一现象
A.有利于社会的稳定B.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使佛教成为正统宗教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人认为,明清时期的书法艺术特点是“尚态”,即崇尚摹古,注意在字的形态上下功夫,从而平淡无奇,缺乏创新。这一认识可以说明
A.国家多难造成文运不兴B.书家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C.书家对意境神韵的追求D.封建社会体制日益僵化
2021-04-19更新 | 26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9世纪朝鲜人崔致远在《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安接邻》中有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始建于14世纪的景福宫是朝鲜王朝的王宫,位于韩国首都首尔,景福宫的结构和样式是中国皇宫的翻版……上述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和传播
B.朝鲜的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C.外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动力
D.中国的先进文化已经扩展到了全世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主要代表何承天、范缜等,在研究儒家经典方面并无成就可言,其知名于世,只是站在儒家立场上对佛教的批判。这一现象说明
A.三教合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传统主流思想面临危机
C.社会动荡是佛教盛行的主要原因D.门阀政治阻碍学术发展
8 . 唐人李白曾这样描述一书法家的作品风格:“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下列与其所说的风格一致的字体是( )
A.楷书B.行书C.草书D.小篆
2021-02-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将古典的韵味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歌词中涉及到的书法家是
A.颜真卿B.柳公权C.王羲之D.张旭
2020-12-21更新 | 260次组卷 | 4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唐朝的一流诗人中,有杜甫这样的儒家诗人,李白这样的道家诗人,也有王维这样的佛教禅宗诗人。”这种现象说明了
A.儒家思想根深蒂固B.佛教盛行渐趋本土化
C.道家学说源远流长D.盛唐的气象胸怀博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