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如图是有关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幅图示。据如图可得明朝
A.政治制度中存在制约因素B.宦官专权问题突出
C.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凸显D.内阁首辅限制着皇权膨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初,朱元璋在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A.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B.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D.缓和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2019-10-14更新 | 262次组卷 | 32卷引用:云南省凤庆二中2018-2019学年下期高二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2019-06-08更新 | 10743次组卷 | 17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封建等级
2020-04-07更新 | 153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
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D.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
2019-12-13更新 | 354次组卷 | 43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安抚司……掌一路兵民之事……

都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凡吏蠹民莫,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

提点刑狱使……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皆劾以闻,及举刺官吏之事。

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法……皆总其政令,仍专举刺官吏之事。

—《宋史》卷一六七《辞官志》

材料三: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材料四: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省揽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服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在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部门官员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2)据材料二可知,宋代“路”的常设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宋代地方管理机构的特点。

(3)材料三中提到的大量奏章送达皇宫的原因是什么?明成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4)结合四段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8 .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019-01-30更新 | 8951次组卷 | 169卷引用:2017届云南姚安一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某大学历史系在招考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理解。某考生的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使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D.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新的高度
2020-11-04更新 | 255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0-2011学年云南省蒙自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落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2019-01-30更新 | 8427次组卷 | 214卷引用:2014-2015学年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