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探求事物发展之规律,需要回到原点,并在其延续与变迁中时时考量其“初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儒学发展示意图


材料三   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王朝统治时间)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对道德和政治关系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思想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得到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2)思想的创新和政治的支持才使该思想成为主流,按“思想家——统治者”的思路概述儒学在材料二示意图中“b”段和“d”段出现高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简述其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他是湖南人,是明末清初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有“东方的黑格尔”之称。他强调的观点有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D.“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2020-08-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历史长河中,在今湖南省地域范围内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湖湘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末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夫之的政治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唐代湖南某著名瓷窑的世界第一(部分)

1第一个成功发明烧制铜红釉,在世界彩瓷上开先河者。
2第一个开创模印贴花。模印贴花是用陶泥模印出花纹后,粘贴在瓷壶的系纽或流下,再施以彩釉。
3第一个创造并发明釉下彩绘。有花鸟画、动物画、人物画、山水景物画、写意画等。
4第一个涉足商业广告语。如在瓷器上用釉下彩文字标出“美酒”“郑家小口,天下第一”等广告语。

——摘编自《光明日报》


(2)写出该瓷窑名称。结合上表信息,说明该瓷窑生产和营销的主要特征。
2020-07-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孟子位居“亚圣”,对儒学发展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学说的主要出发点在人的本性是善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本来人人都有的,这是天生的仁、义、礼、智的根苗。因此,国君要把本性中的“善”加以推广,也就是推行“仁政”,实行“王道”。

——摘编自杨 宽:《战国史》

材料二   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命人编《孟子节义》,被认为有碍尊君的85章文字全部删除。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为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雠”。删去部分占全书近1/3。

——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孟子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分别阐述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对孟子思想的发展。
2020-07-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中国古代有思想家认为,历史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其中的规律性是由“理”与“势” 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来体现的。由“理势合一”而构成的“天”即是人类历史的主体,它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下列各项中,与此相对应的主张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C.“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先气后”
D.“天地之化日新”、“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
2020-07-12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史者垂于来今以作则者也。”材料主要强调了
A.史学应注重对过去的记述B.史学应重视“经世”功用
C.史学应遵循社会运行法则D.史学应突出史鉴的功能
2020-06-27更新 | 51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7 . 有一位思想家认为:“夫君子相天之化,而不能违者天之时;任民之忧’而不能拂者民之气",下列主张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循天下之公B.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C.天下为主,君为客D.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2020-06-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19年11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三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名王峻其法而严其刑也……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也。

材料五:“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六: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船山遗书》


(1)指出材料一、二、三、四分别属于哪个思想流派?材料一、二、三、四的思想主张是围绕当时的哪个中心问题提出的?
(2)材料五和材料六分别出自哪位思想家?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两位思想家怎样的思想主张?
2020-05-2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思想符合其演变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①存天理·灭人欲②克己复礼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④循天下之公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他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天文历算,有一定的研究,对明末传入的‘西学’也有所评述……他对经学非常熟悉,在大量以经学笺注为形式的作品中阐发自己的新观点,并自称‘六经责我开生面’。”这里的“他”指的是
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康熙帝
2020-05-03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衢州、湖州、丽水三地市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