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从图1到图2,其中商业中心发生了许多变化,对这些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A.政治中心的变迁对经济重心迁移起决定作用
B.“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推动了当地商业发展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制开始瓦解
2 . 明清时期,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大批工商业从业者,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松江,有“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这表明
A.商业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人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2021-11-02更新 | 133次组卷 | 74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朝中期,常熟一地主购买大片沼泽,雇用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凿水池用以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果木蔬菜,副产品运往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这说明,此时江南
A.开始出现多种经营的农业经济B.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C.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D.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时期
2020-06-11更新 | 238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直至明初仍是一个村落,居民仅五六十家”,明朝中后期、清朝前期,逐渐发展成“以绫绸为业”的大镇,农家都已经把绫绸作为主业,丝织业产品价格的高低,成为决定当地农民“有岁无岁”的主要依据,农民甚至会任由土地荒芜。这种现象说
明当地
A.封建自然经济瓦解B.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C.土地兼并空前严重D.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2020-05-27更新 | 400次组卷 | 29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明清时期在传统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出现大量工商业市镇,有产地市场型、集散市场型、零售市场型等多种类型。这反映了
A.政府放弃抑商政策B.大量农产品投放市场
C.商品经济非常活跃D.城市以经济功能为主
2020-05-19更新 | 200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C.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D.对外贸易被官方垄断
2020-05-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线上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经济现象中,不属于明清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B.商帮开始出现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D.坊市制度瓦解
2020-05-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