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40—1895年,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以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 这一阶段,中国人“选择性吸收”西方现代观念而产生的“中国近代观念”主要是
A.中体西用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
A.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D.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2016-11-27更新 | 21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支的估算数(库平银)
收入
支出
田赋 25088000
漕粮 6562000
盐税(包括盐厘金税) 13659000
商品厘金税 12952000
关税(1893年) 21989000
地方关卡收入 1000000
对国内鸦片征收的税和厘金税 2229000
杂税、捐纳和“贡献”等 5500000
合计 88979000
中央政府行政费用、皇室津贴和满洲戍军军饷 19478000
海关行政费用 2478000
公共工程 1500000
现代化军队、沿海防 8000000
满洲防务 1848000
甘肃和中亚的民政和军务支出 4800000
北洋水师、南洋水师 10000000
铁路建设 500000
广西、贵州和云南三省拨款 1655000
各省行政费用、各省军队 36220000
偿还外国贷款的本利 2500000
合计 88979000

——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注:漕粮,通过河运和海运由东南地区漕运至京师的税粮。厘全,一种商业税。捐纳,是中国古代政府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粮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主要历史信息。(要求:提炼材料中的三条信息,并做简要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孙中山在认真研究了太平天国的兴衰史后指出:“洪氏之覆灭,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这段话指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C.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6 . 学者认为,晚清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官办企业是主体;第二阶段,民营企业开始成为主力;第三阶段,民营企业主导发展,中国的现代化酝酿全面启动。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是以洋务运动为开端
B.第一阶段是以民族资本主义为开端
C.第二阶段到甲午战争之后结束
D.第三阶段开始于一战以后
7 .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2016-11-27更新 | 262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卷
8 . 恩格斯在论及清朝同外国列强之间的一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 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喷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
10 . 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湘军出身的成员已经在督抚中占据了多数。其中,为总督者已达5人。(同治)三年五月,总督只有一个旗人,巡抚一个也无。湘、淮军将帅还拥有自行招募的私家军队,其权力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封疆大吏。材料反映了
A.顺应近代化需要,清政府大力实施权力的转移
B.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满洲贵族的统治
C.满族贵族的专制体系受到地方汉族势力的挑战
D.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