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摘编自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

——摘编自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相反,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故道上苟延残喘。

——摘编自王艳华《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角度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学为内学”的主张。
(2)概括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去否定“中体西用”思想的。
2020-03-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清末有人说:“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今精舍方言、格致两斋,通其言语文字,以造就译才,兼考求新理新物,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将以西学化为中学,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由此可知,此人(   )
A.认为西方的新理新物不值得学习B.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
C.认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D.主张从各个领域学习西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