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民主、科学与法制”
2 . 19世纪末,张之洞在《劝学篇·序》中说:“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圣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在《劝学篇·外篇》中则引用一些儒家的经典,说《易经》即有“穷则变,变通尽利,变通趣时,损益之道与时偕行”的思想内容。这反映出张之洞(     
A.突破中体西用思想B.以托古改制挽救清朝统治
C.救亡思想新旧杂陈D.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来要求

“中体西用”一般认为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关于其作用和意义,史学界主要有三种看法,如表所示。

看法代表人物
“中体西用”充分体现了洋务运动目的和手段的根本矛盾,理论上的自相矛盾与实际行动的行不通,硬把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不同的体系糅合在一起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黄逸峰
姜铎
“中体西用”虽有局限性,但主流是进步的,是发展变化着的革新进取思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来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季云飞
陈旭麓
“中体西用”是一种由积极走向消极反动的社会思潮。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其逐渐丧失了历史进步意义,成为中国社会继续近代化的思想障碍。丁伟志
何继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发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和“民主思想”的风气:以前不受关注的墨子学说受到空前关注,古代大批能工巧匠的名字也突然走到历史前台,频频见于报端。这主要是由于
A.儒学地位的衰落B.政治改革的冲击C.中西文化的冲突D.维新思想的影响
2022-01-28更新 | 63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865年,面对西方列强威胁,薛福成提出“防之之策,有体有用。言其体,则必修政刑厚风俗、植贤才、变旧法、祛积弊、养民练兵、通商惠工,俾中兴之治业,蒸蒸日上,彼自俯首帖耳”;“言其用”,则购其利器、学其技艺,“彼之所长,我皆夺而用之矣”。他旨在强调
A.维新变法B.师夷长技C.实业救国D.中体西用
2022-01-12更新 | 4694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半月考(二)历史试题
6 .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上述言论
A.表达政治改良的诉求B.全盘否定封建伦理道德
C.打破中体西用的樊篱D.支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7 . 下表为清末学人邵之棠编著《皇朝经世文统编》中的一部分分类目录,其中收录了自清初至1901年士人有关“经世致用”的文章两千余篇。该列表反映了当时
分目基本内容
文教部学术   经义   史学   诸子   字学   译著   礼乐   学校等十五门
地舆部地球事势通论     各国志   地利   风俗   水道   农务等十一门
理财部富国     银行   钱币     茶务     公司   国债   赋税   盐务等十四门
考工部工艺   制造     矿物     铁路   机器     纺织     电报   邮政共八门

A.“中体西用”观念阻碍文化革新B.晚清政府的改革措施涉及范围广
C.学术文化结构超出传统中学范畴D.西学引入导致“经世之学”衰弱
8 . 学者王泛森写道:中国近代思想人物的风貌亦繁复万端:他们有的是意态为保守,而手段为西化;有的是意态为前进,而手段却传统……所以单只是用“传统”或“前进”,“新”与“旧”来描述他们,常常是不够充分的。下列属于前者的是
①西学中源 ②中体西用 ③西体西用 ④洋为中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 . 王夫之的著作在生前身后相当长时间内未曾整理出版。1840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形成著作18种150卷。1865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山遗书》正式出版,共56种280卷。这主要体现了
A.传统思想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B.洋务思想植根于湖湘文化
C.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D.王夫之唯物思想的先进性
2020-03-06更新 | 272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河北省2018届高三5月冲刺模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洋务派人士陈虬在《驰女足》中认为,妇女缠足的最大危害,是造成妇女无法读书和参加生产劳动。而中国妇女占人口一半,“无故自弃其半于无用,欲求争雄于泰西,其可得乎?”该观点
A.强调洋务派较早提出戒缠足主张B.将戒女足与救亡图存运动相结合
C.表明政治变革推动社会风气变化D.为维新派废止缠足提供理论来源
2020-03-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