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74年,总理衙门大臣奕䜣上奏:“溯自庚申之衅,创巨痛深,当时姑息羁縻,在我可亟图振作。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这反映了奕䜣意在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积极寻求强国之路
C.主动融入国际社会D.采用西方外交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63年,张斯桂为《万国公法》作序,在“展示了中国人在那个时代非常少见的对国际关系的理解能力”的同时,一再强调只有通过自我改革才能实现国家的振兴。《万国公法》的印行(     
A.揭示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B.纠正了中华法系的偏向
C.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日程D.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来要求

“中体西用”一般认为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关于其作用和意义,史学界主要有三种看法,如表所示。

看法代表人物
“中体西用”充分体现了洋务运动目的和手段的根本矛盾,理论上的自相矛盾与实际行动的行不通,硬把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不同的体系糅合在一起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黄逸峰
姜铎
“中体西用”虽有局限性,但主流是进步的,是发展变化着的革新进取思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来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季云飞
陈旭麓
“中体西用”是一种由积极走向消极反动的社会思潮。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其逐渐丧失了历史进步意义,成为中国社会继续近代化的思想障碍。丁伟志
何继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陆续兴办了数十个近代军事、民用企业。到1894年,洋务企业的资本额和工人数分别在全国近代企业中占45.2%和41.6%。而清政府对洋务企业的投资仅占其同期财政总收入的4.2%和财政总支出的4.0%。材料主要反映了
A.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B.早期工业化受制于政府政策
C.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D.传统小农经济阻碍了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京师同文馆《五年课程表》,表中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是
首年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二年学四元解、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
三年格物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四年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
五年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

A.系统科学B.经世致用C.服务政治D.中体西用
6 . “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公司”是中国第一家采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钢铁联合企业,初为洋务派筹办。1907-1913年,面向社会大规模招股集资,以解决自创办以来的资金困境并谋求扩大生产规模,但是招股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公司不得不依靠借贷维持运转,给公司埋下致命隐患。这说明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陷入萧条B.官僚资本主义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实业发展缺少政策保障D.缺少构建完整工业体系社会环境
2022-06-05更新 | 685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日本国志》是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所写的第一部日本通史和明治维新史。该书1890年刊行,但社会影响不太。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此名成为畅销书,社会上一时流行这样一句话:“此书早日广为辆行,省岁重二万万。”这一现象反映了
A.近代新思想的萌发B.民族危机推动思想解放
C.“中体西用”思想D.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
2022-06-05更新 | 674次组卷 | 12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如表是摘自《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部分内容,其共同之处在于
条约内容
《南京条约》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条件
C.中国开始主动进入了资本主义市场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性需求
9 . 1860年,曾国藩在回复清廷关于“借洋兵助剿”及“采米云津”的上谕时,提出:“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据此可知,曾国藩的意图是
A.兴办洋务,鼓吹西学东渐B.变革制度,应对内忧外患
C.借师助剿,镇压农民战争D.仿制西器,维护统治秩序
10 . 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在这之前,外轮船公司垄断了我国沿海和长江航运。……招商局创办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表明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A.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B.完全垄断了中国的航运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实现了洋务派富国强兵的目的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