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由取资”这是洪仁玕撰写《资政新篇》的原则,所谓“立政”就是建立政治制度,制定纲领;所谓“取资”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施政方针,要从当时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决不能应循守旧。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①是太平天国前期颁发的一个重要文件
②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
③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向何处去的问题
④得到实施并取得一些成效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2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找通往伟大复兴光明道路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无限光明、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洋人已让满清士大夫们饱尝到了“利器精兵,百倍中国”的厉害。自强之计,首重武备,这是当时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少数先知先觉者的共识,发展军工转而促生洋务派对教育的关注,由教育再及于民用工业之建设。但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千头万绪,牵连甚多,洋务派未尝拿出一个全盘计划,而是在摸索走向近代化的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

——邵达《华夏史录(下)》

材料二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各野战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们,南方各游击区人民解放军同志们:

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已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所拒绝。……我们命令你们:(一)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推动实现一九四九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

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洋务派推行“洋务新政”的目标,分析“洋务新政”的意义与失败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布的历史背景,指出这一命令发布当天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并简述这一军事行动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指出为“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所颁布的法律。祖国完全统一的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请从经济保障和民心所向的角度加以简要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其后,“无论田赋、盐茶,一切征榷悉归地方督抚”。这些做法
A.激化矛盾加速了晚清政府的崩溃B.导致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C.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D.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统计,在清朝建立后两百余年中,将军、都统、副都统等官职,基本上为满族贵族充任,只有到了清末才有为数极少的汉人充任。同治以后,清朝形成了汉族大臣握有东南各省督抚大权的政治格局。这一变化说明晚清时期
A.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变化B.政权结构发生变化
C.新的阶级力量迅速崛起D.督抚专权局面形成
5 . 晚清时期,“西学中源”说一度流行。顽固派代表王仁俊认为“西法袭取我中法”,“西法难逃中法之窠臼”;“近年西学西政,日新不已,实则中国圣经,孔子先发其端”。这表明当时
A."西学中源"思想成为主流B.新旧势力的剧烈冲突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D.华夷观念的根深蒂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79年,郭嵩焘出使英、法归国后,指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皆能经营,不必官办督率。若经由官开采,则将强夺民业,烦扰百端。”他极力主张官府不要采取行政手段干预工商业,只要“创置器械推行之各省,俟民之择而从焉”即可。郭嵩焘的这一认识
A.奠定了洋务运动的思想基础B.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思想潮流
C.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的要求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独立发展
7 . 甲午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派对此进行反思。奕䜣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请予鸿章以商让土之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体西用要有适应形势的改变B.奕䜣主张全盘西化以救亡图存
C.科学的分析了中国战败的根源D.表明奕䜣尽全力支持维新变法
2021-12-19更新 | 276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洋务运动的部分观点


——摘编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何干之《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范文澜《中国近代史》、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等


(1)上述材料反映出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存在多种观点,分析其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一种观点并加以评析(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021-12-0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9 . 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时局,这
A.表明中国近代边疆危机开始出现
B.导致清朝政府迅速陷入崩溃边缘
C.迫使中国社会掀起不同形式的教亡图存斗争
D.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 . 晚清时期出现了一类企业,在企业中,一方面,政府官员掌握企业的决策权与人事权,“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另一方面,商人承担企业的管理责任与经营风险,但是“商得若干之利,官亦取若干之息”,这类企业的出现说明
A.官府利用商人发展近代企业B.重农抑商政策终结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D.官僚资本日益膨胀
2021-12-03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