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1 道试题
1 . 铁路在中国的发展史,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修铁路,在中国有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血泪史。从1867年之后,朝廷上下就为应不应该修建铁路吵翻了天。福建巡抚李福泰指责电线、铁路都是“惊民扰众,变乱风俗”的有害之物,而且,修建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惊动山神、龙王的不祥之物,会惹怒神灵,招来巨大灾难。1865年,以英商怡和洋行为主,在上海成立了吴淞道路公司,计划修筑上海至吴淞的铁路,以方便上海港进出口货物的运输,遭到清政府的拒绝。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以修筑“一条寻常马路”为由,获取了征地权,在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清廷委派官员与英国驻沪领事谈判购买吴淞铁路事宜。怡和开价30万两白银,中方官员费尽口舌,最终以28.5万两成交。铁路转手后,清廷当即宣布将之拆毁。

——摘编自吴晓波:《跌宕100年》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公里,只占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英国修建的吴淞铁路被拆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2023-06-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71年9月,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并认为该约签订后“纵欲倚西人为声援,断不能转白为黑”,日本不会再侵犯中国的藩属朝鲜。这反映出他(     
A.具有初步的近代外交意识B.企图利用西方国家牵制日本
C.清醒地认识到日本的野心D.力图借助朝鲜遏制日本侵略
2023-05-28更新 | 513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清政府颁布了《回疆则例》等法律,并用封爵、给俸、联姻、朝觐等措施加强与民族地区上层人物的联系。当左宗棠进军新疆时,当地民众夹道欢迎,帮助清军驱逐了阿古柏。这表明清政府(     
A.因俗而治增强了国家认同B.制订法律捍卫边疆主权
C.分而治之维系了羁縻统治D.依靠民众扩大统治基础
2023-05-21更新 | 52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以往学界将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与甲午战争的失败,或归结为中国封建制度抵不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或为清廷内部党争,或为中日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相差悬殊。但学者孔祥吉认为上述分析不足以使人信服。他用许多史实说明北洋海军实力强于日本,进而通过考察和分析受李鸿章极为倚重的北洋海军灵魂人物罗丰禄的思想、精神面貌、实际行动,得出了“罗丰禄等李鸿章身边的幕僚缺乏勇于奉献、精忠报国的气质”,以致“将整个制海权,拱手让给日本侵略军”,“使清廷苦心经营的近代化舰队,化为乌有,有志之士无不为之扼腕痛心”。对上述内容表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历史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理论和视角B.历史结论要依照现实加以修正
C.多重史料相互印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D.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的多样化
5 . 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在各埠设立纱厂。“(陕西、河南、山西等省)因日本人近来在内地办的纱厂很多,而且棉花出口也很厉害,人民争趋其利,广种棉花,几有每年连麦全不种的。”由此可知(     
A.资本输出推动了农业转型B.耕织分离在内地日益严重
C.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D.农业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
2023-05-17更新 | 1132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申报》报道了很多清政府赈灾的情况,并及时刊登有关救灾的大量上谕。然而,九十年代以后,《申报》上有关清政府的报道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地方督抚的报道越来越多。这表明(     
A.民主革命不断发展B.清政府分崩离析
C.中央集权渐趋衰落D.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7 . 读如图,影响图中第一个上升期的原因是(     
A.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加剧B.中法战争的获胜刺激了消费
C.晚清政府抑商政策根本扭转D.近代企业投资兴办出现高潮
2023-05-15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质优生筑梦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说“已而东师大辱,遂有割台补款之事,于是外邦蔑视,海内离心”。与上述材料中“割台之事”有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9 . 1895 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辛丑条约》,由此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10 . 1875年,左宗棠提出收复被俄国控制的新疆地区。在早期筹措军饷的过程中,他不得不与各省督抚协商,并主要依靠个人的影响力加以催解;中央虽也有介入,但作用有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晚清(     
A.海防官员占据优势B.封建专制统治加强
C.新疆地位有所削弱D.权力结构发生变动
2023-05-10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