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洋政府教育部积极推动“国语运动”。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这一政策(     
A.表明白话文书刊成为主流B.有利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推动了近代新式教育兴起
2023-11-16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2)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文化运动时期,墨学研究一时称盛,许多有识之士与儒学分道扬镳,而回归墨学,如易白沙在《述墨》中认为:“其学勇于救国,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精于制器,善于治守。以寡少之众,保弱小之邦,虽大国莫能破焉。”这说明,当时学者(       
A.彻底地抛弃了封建儒学B.积极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C.反对照搬西方工业文明D.注重消除新文化的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纪念专号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全刊共收录了16位人士的题词,其中13人为一线工人,所题写内容全部是赞美劳工,崇尚劳动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广泛传播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C.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激烈变化D.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群体相结合
2023-08-08更新 | 275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学段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先生曾说:“在一个遍地都是奴才的国度里,是不可能建立起一个真正自由、民主的共和国的。”“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据此可知,胡适意在(     
A.批判传统文化的奴性思想B.引进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
C.塑造自由平等的国民意识D.为建立共和国做思想准备
2023-06-19更新 | 42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5月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该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
A.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C.借助自然科学宣传变法D.把民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2023-01-24更新 | 151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届福建泉州一中高三下期最后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7 . 费正清曾说:“(北洋)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下列史实中体现了后一时代特征的是(       
A.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B.“中日民四条约”被迫签订
C.张勋拥立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D.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研究发现,《新青年》的先驱者中有很多人在反传统的同时,又做了很多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工作,他们在所谓“国学”研究方面都颇有建树,甚至起到过“开山”的作用。该学者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     
A.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B.造成了传统文化的彻底断裂
C.摆脱了全盘西化思想的影响D.思想上带有很大的保守色彩
9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主张按其出现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③“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使用次数越来越多,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开始使用白话文。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胡适的第一部白话文诗集《尝试集》,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传播了民主与科学B.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C.有广泛的群众参与D.动摇了儒学的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