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七七”社论、代论(注:评论类型)的题目和正文中排名前五位高频词。

年份高频词
1938抗战抗战建国民众行政改进
1939坚持抗战团结国共合作妥协投降反共
1940困难挑拔离间妥协投降团结进步
1941中华民族长期抗战困难团结民主
1942援助困难抗战团结进步
1943敌后作战团结人民民主生产
1944胜利反攻人民敌后民主团结
1945中国人民觉醒人民的力量团结民主

——摘编自范海龙《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国际视野及现实启示》


根据材料,首先选取其中的一个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时段高频词的出现作出合理解释。(要求:时段明确,史论结合,解释合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海外华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华侨掀起回国投资建厂的热潮,为支援祖国取得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强后盾。1929年至1932年底,南洋华侨归国者就超过二十八万人。而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中国抗战的不同时期,华侨在国内集中投资区域的选择上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变化。


注:1932年,受日军侵华形势影响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成立西京筹备委员会,以长安为陪都进行建设。

——据吴元、童莹(战时华侨投资国内空间分布:基于政策视角的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所给地图中画出中国抗战不同时期内海外华侨在国内集中投资的主要区域及其方向变化,并任选其中两大区域说明理由。(要求:按图例要求圈画出大致的地域分布及其变化方向;说明充分,表述清晰。)
2022-01-13更新 | 592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日战争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9319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19358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19377七七事变爆发
19377中共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8中共召开洛川会议
19379平型关大捷
19408百团大战
19458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9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中国局部抗争和全面抗战开始的事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图1、图2,提取图中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11-18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部分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47杜鲁门主义出台
1911辛亥革命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17俄国十月革命197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79《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1931九一八事变1991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42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同日军作战1994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1-11-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摘编自“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发表的官方文件。亲爱的同胞们!……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日)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1937717日)

乙:摘编自193811日创刊的《抗战漫画》中的两组画面。


丙:下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



结论: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1)使用材料甲、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2)据材料甲、乙、丙并结合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对结论加以阐述。
7 . 红色货币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发行的各种货币的统称,它们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具有独特的收藏和研究价值。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任意选取图中两种货币,结合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可从时代背景、历史作用、史料价值等角度予以说明。要求:论述符合逻辑。)
2021-08-04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足迹

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07-08更新 | 6743次组卷 | 5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山东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
9 . 1935年方志敏在狱中写了(可爱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者简介方志敏,中共党员,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1934年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遭到国民党部队追剿,损失惨重。方志敏被俘,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193586日,被秘密杀害,时年36岁。
原文摘录(一)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原文摘录(二)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诫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
根据材料,结合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谈谈你对方志敏笔下“可爱的中国”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

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次会议,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6-08更新 | 8804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