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在历史发展历程中“中国”一词的内涵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 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 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

——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材料二 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将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新国家定名为“中华共和国”,并提出具体政纲:“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与各大国平等”;“投票公举一人为暂行大总统,为全国之代表人”;“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专掌保护人民权利 之事”。

——摘编自王玉玲《清末民初“新中国”一词的概念内涵与话语演进》等

材料三

——摘编自胡国胜《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符号的话语建构与历史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从哪些角度阐述元朝时期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简述行省 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邹容对“新中国”的设想,并结合所学说明邹容设想的“新中国” 在近代中国是如何实践的。
(3)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的话语构建,回应了复杂的革命环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策略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你任选一个时期,试对这一看法进行阐述。(阐述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言通顺,表述成文)
2023-01-1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寇投降后,我军歼灭了大量敌伪军,扩大了解放区,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在与国民党政府谈判期间,我军自动撤出了皖南、苏南等解放区撤销了人民政权。“这有利于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取得国内外广大中间分子的同情”“这样既可以巩固北方解放区:又可使这些部队在内战一旦爆发后,不致孤悬敌后,被敌人吃掉”。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解放区的扩大.先后成立了几个大行政区,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在城市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全国政权已提上了日程。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活动并分析其意义。
2023-01-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伟大文献中,毛泽东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抗日战争发展的整体过程,将抗战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防御、相持和反攻,并导以战争胜利的战术,指出运动战和游击战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主要的战略战术,组织民众起来进行抗战,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通过整体性分析从全局上驾取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解除了艰苦抗战中的人们对战争前途的疑虑,坚信中国不会亡国,但抗战不可能速胜。

——摘编自马中国《毛泽东为什么能》

材料二   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据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伟大文献”的名称,从敌后战场抗战的角度,结合所学,概括说明“兵民是胜利之本”。
(2)指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概括材料二中毛泽东讲话的中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提出上述思想的原因。
2022-12-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三)(12页)
4 . 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汉首义”(或“武昌首义”)的正式提法,较早见于孙中山191211日发布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书云:“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191241日在《批马伯援等呈》及《令财政部拨给武汉死义烈士遗孤教养所经费文》均称“民国开创,武汉实为首功。”……恩格斯认为,历史的发展不是由一种力量推动的单向、直线式进程,而是由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自冯天瑜、李小花《辛亥首义的历史意义和开创性贡献》

材料二   19287月,中美签订整理关税条约,美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原则。是年德国、英国、法国等10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1943111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解放日报》为此发表的社论,指出新约的签订是“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的成功”,是“五年以来坚持不屈”的结果。

——整理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等

材料三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解放区不但日益巩固与扩大,而且相互连成一片。194887日至20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会议正式选举成立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取代5月成立的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华北人民政府是解放区最大的一个大区人民政府。它除领导有4400万人口的华北地区外,还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统一领导和管理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经济、财政、贸易、金融、交通、军事工业等。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华北人民政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中央人民政府的许多机构,就是在华北人民政府所属有关各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引自陈廷湘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三版)


(1)根据材料一简述“武昌首义”的含义。结合所学,指出“共同作用”于武昌首义的“各种力量”。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近代以来中国逐步失去和收回关税自主权的过程。并简要分析1943年中华民族成功废旧约签新约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华北人民政府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所作的贡献,并阐述华北人民政府成立的必要性。
2023-04-14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陕西洛川举行。会议指出,只有全民族的全面抗战。才能获得抗战胜利。会议确定的基本战略任务是:创造敌后抗日根据地;钳制和消耗日军;配合友军作战;保护与扩大自己。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明确提出红军战略由国内的正规战转为对日的游击战,广泛发动群众,在战略的持久战中转变敌我力量对比。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在全国解敢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党中央、中央军委为了粉碎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从根本上改变战争彩势,为我军作战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把向各解放区进攻的敌人分别引诱到解放区内部朱打,以空间换取敌人的有生力量,分散和削弱敌人,扩大并加重敌人军事上的弱点,以而争取在全局上改变敌强我弱、敌攻我防的战略形势。解放战争第一年,我军坚决执行了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使战争形势发生了于我有利的重大变化,为我军结束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摘编自姚杰《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战战略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作战目标,并分析实现该目标的有利因素。
2022-11-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蒙古帝国崛起之前,在中国先后或同时存在着五代十国,辽、宋、夏、金的割据局面,这种割据形式阻碍了历史的发展,为元朝在该地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在对外征服进程中,蒙古在亚欧大陆建立起四大汗国以维系自己的统治。蒙古征服及其统治,扩大了各地区交往的范围,打破了亚欧大陆此疆彼界的封闭状态,使东西方交通畅达,进而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他们对亚欧大陆的征服,实现了人类古代史上一次规模空前东西方民族迁移及文明交往。这种交往既有征服时期的暴力方式,也有帝国建立以后的和平形式。

——贾宝维《蒙古帝国的崛起对亚欧政治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蒙古族在边疆诸民族中分布范围最广,力量最强,也最受清朝统治者的重视。漠南蒙古诸部在清廷入关前已归附,清朝参考八旗制度,将编制成若干个札萨克旗进行管理。清朝统治者不但对蒙古贵族封爵授职,拟于宗室,而且还与蒙古贵族建立起密切联姻关系。康熙帝曾称:“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清朝民族关系不但承上启下地演绎着过去民族交往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而且还继承、延续了中国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流向并使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全面觉醒并凝聚一体,真正意义上结束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将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到新的高度。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联合统一战线,凝聚反帝反封的革命民主力量。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共御外辱的民族精神力量。改变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农村生产力,以经济保障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何雄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蒙古崛起对亚欧格局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与蒙古其它统治区四大汗国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阐释清朝前期如何实现“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并结合所学从民族国家角度,概述清朝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承上启下”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以土地关系为例,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改变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农村生产力”。
2023-02-15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七彩阳光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7 . “上海(嘉兴)一瑞金一遵义一延安一西柏坡一北京”,对这条近代革命路线整体概括最恰当的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B.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D.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2022-11-19更新 | 1069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

——摘编自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材料三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摘自蒋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1—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政治领域“革新中国”的举措?
(3)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2-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毛泽东立即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同时期“鄂豫皖,湘鄂赣……根据地,也贯彻六大的决议精神,制定土地纲领和政策”,开展“分田运动”,“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有了很大发展,到1930年夏,全国工农红军已发展到大约十万人开辟了大小几十块根据地,分布在……等十多省的一百多个县。”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推进革命,适时地在根据地上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从而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革命战争获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土地问题的正确解决,才能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从而争取更大的发展和胜利。

——摘编自白竹林、胡克洋《抗日根据地与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之比较》

材料二   在重庆谈判和后来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之间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疯狂地进攻解放区并抢占一些大城市和重要交通线。对于蒋介石所采取的这些行动,中共以自卫战争抵制国民党的进攻并且建立广大的革命根据地。…在战争进行的时候,中共十分重视人民军队的兵源补给问题。在广大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促使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军,以保证人民军队的兵力之源,为以后的战略决战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

——摘编自王金领《试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与抗日根据地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展的原因并分析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10 . 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时间、地点194546月,延安
主要内容毛泽东作《____》的政治报告;提出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____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2)迫使日本投降的因素
①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②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消灭日本关东军
③中国战场的大反攻
(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____光复。
(4)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日军侵华暴行,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爱国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抗日烽火在各地燃烧。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沈祖炜


思考:据材料概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
①根本原因:____   
②意义
A.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B.开辟了____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2022-09-2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4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