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
A.内阁宰辅权力得到加强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
比例4%2%5%46.1%
A.扩大了统治基础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官员素养D.放宽了录取标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贞观四年,有官员认为南蛮林邑国的奏章中有对朝廷不恭顺的言辞,建议兵讨。唐太宗回应:“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竟不讨之。据此可推知,唐太宗时期
A.中央集权稳固B.民族政策开明C.羁縻州县失控D.君主专制强化
2021-10-27更新 | 947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采取制裁或战争,严重威胁着国际和平。这说明(  )
A.国际司法制度亟待建立
B.联合国的运作规则发生变化
C.多极化趋势发生逆转
D.国际法的实施存在着局限性
5 . 先谈判后建交是新中国独特的建交模式。1952年4月,周恩来曾解释道:“为了表示外交上的严肃性,我们又提出建交要经过谈判的手续,我们要看看人家是不是真正愿意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建交模式
A.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实施B.体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促使新中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D.打破了新中国的外交僵局和困境
2021-10-27更新 | 470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B.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
C.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D.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2021-10-27更新 | 348次组卷 | 4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统一全国后,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周边民族及亚洲、欧洲等七十多个国家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朝统治者认为隋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在于外交政策的失误,过于“大汉族主义”,因此唐朝采用当时国际上遵循的外交语言,与各国元首亲热地称兄道弟,而且还特别重视民间经贸文化交流,通过不断的民间交流来影响到各国的外交政策倾向,对前来中国的海外商贾,采取了不少保护性措施。如《唐律》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进入关津,对于“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笞四十,十日笞一等,罪止杖一百”。

——摘编自曹文君《从外交政策看唐朝统治者的对外意识》等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坚持国家关系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中欧积极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加强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深化同非洲、拉美等地区国家的合作。中国已与世界上11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其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到60对,在世界上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全球伙伴关系网。

——《新中国外交70年的历史性成就与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外交状况并简析其影响
(2)由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清朝到新中国外交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的形成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8 . 近代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典。这些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宪法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B.英国缺乏建立法治国家的意愿
C.尊重传统是英美法系的突出特点D.英国人对宪法的理解存在差异
2021-10-26更新 | 862次组卷 | 39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政权颁布的部分律令内容,这体现出当时
政权律令内容
曹魏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西晋子不孝父母,子弃市
北魏居三年之丧而冒哀求仕,五岁刑
A.北方游牧民族封建化进程完成B.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开始融入法典
C.凸显出严刑峻法治国理念盛行D.法律、礼教并用成为重要统治手段
10 . 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2021-10-26更新 | 1271次组卷 | 76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