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3 道试题
1 . 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此文书的性质最可能是(     
A.秦汉的田律B.隋唐的户令C.宋元的税法D.明清的乡约
2 . 1533年,英国通过的《限制上诉法》指出,英格兰由一个最高首脑国王管理,拥有帝国皇冠相同的尊严和皇家财产,并在上帝面前承担自然和谦卑的服从义务;155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署的《奥格斯堡和约》强调“臣民所信宗教必须与其所属的领地上的诸侯的宗教信仰一致”。这反映了(     
A.不同国家宗教信仰的同一性B.民族国家意识的不断发展
C.国家法律机制逐渐趋于完善D.各国完成主权国家的建构
2024-05-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体育外交: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强调“你们是代表新中国去比赛的”,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头十年提出“球打好了,一下子全世界都知道”,2017年指出“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据此可知,新中国重视体育外交主要是为了(     
A.展现中国时代风貌B.推进人类共同进步
C.建成世界体育强国D.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2024-05-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4 . 《美国文官法》规定: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这规定:(     
A.文官不参与政治B.影响了政府工作效率
C.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提高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2024-05-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随着东北、华北等地的解放,解放区的范围不断扩大。1948—1950年,中共中央先后设立六大行政区,以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实行党政军一体化管理。关于六大行政区的设立(     
A.基于抗日战争战局的变化而设立B.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C.为建国初期的外交工作创造条件D.利于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2024-05-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雍正四年(1726年),朝廷要求各省推行保甲法,拣选宗族中的人士为族正;道光时期,相关律例赋予族长、绅士以“捆送”族人权力。金田起义后,清政府要求乡绅办团练,形成“族团”以维护治安。据此可知(     
A.清朝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强化B.宗族族长获得地方的治理权
C.宗族在基层治理中作用加大D.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统治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代剪影

提取材料信息,以“时代剪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技

材料一   《科学技术与发展.干管研究》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古代科技与教育的相关系数 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但不如经济、人口与教育的相关度大。

材料二   儒学教育对科技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项 (如表所示):

儒学传播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儒家经典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史料, 儒学体系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儒学思想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创造精神与探索精神
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三   医学、算学先后在南北朝进入官学,唐代还有明算科和医举,并建立了太史局、太医署、太仆寺等直接服务于朝廷的职业性科学研究和教育机构。

材料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姜国钧《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教育盛衰》

(1)以上四则材料中,哪则(几则) 是对历史事实的呈现?哪则(几要) 是对历史认识的呈现?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教育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利弊。
2024-04-11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调考历史试题
9 . 1978年,西班牙宣布确立君主立宪制。1981年2月23日,军方发动政变,蛮横阻断议会选举新首相的进程。次日凌晨,国王全副戎装地发表电视讲话,呼吁保卫宪法。政变仅持续18小时便宣告破产。该事件最能说明当时的西班牙(     
A.政治民主化是大势所趋B.国王仍是最高行政首脑
C.宪法制定违背民主程序D.政治体制全面效仿英国
10 . 查士丁尼时期的《学说汇编》区分了国际协议、公法协议和私法协议。12 世纪,西欧法学家提出了“情势不变条款理论”。16 世纪,意大利法学家贞提利斯进一步指出,条约在基本情势产生变化之时,缔约方可终止、暂停或修改条约。这可用于说明(     
A.国际法的历史渊源B.东西欧适用同一法系
C.罗马法的灵活实用D.殖民者违背契约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