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1 道试题
1 . 明初推行的里甲制度,具有实现户口登记、人口管理和征发赋役、督促生产,保持社会稳定等作用,政府对这一制度十分重视,并对之严格管理,以保证该制度的完善与健全,即使明中期以后,仍不断对人户补充和旧并作出规定。明朝政府重视这一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民户与土地是其立国根本B.里甲制度是国家强弱的标志
C.里甲是明朝一级政权机构D.明朝初期封建王朝百废待兴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小国的生存危机驱使魏文侯启用李悝,拉开了战国大变法序幕。《汉书·食货志》载,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百万晦,治田勤谨则晦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在治国用人时,“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痛斥“淫民”的“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对于这种传统的既得利益者,李悝主张“夺其禄”,以便吸引和任用“四方之士”。这使得魏国很快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

——摘编自高专诚《战国前期李悝变法的历史反思——兼以吴起变法、商鞅变法为参照研究》

材料二   (李)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纲《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减。

——摘编自房玄龄等《晋书·刑法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变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悝变法的效果。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诸劝农官,每岁终则上其所治农桑水利之成绩于本属上司,本属上司会所部之成绩,以上于大司农若部,部考其勤惰成否,以上于省而殿最之。其在官怠其事隳其法者,罪之。诸职官行田,受民户齐敛钱者,以多科断。诸受财占民差徭者,以枉法论。诸额课所在,管民正官董其事,若以他故出,次官通摄之。诸额收钱粮,各处计吏,岁一诣省会之。有齐敛者,从按治官举劾。诸郡县岁以三限征收税粮,初限十月终,中限十一月终,末限十二月终。违者初限笞四十,再犯杖八十,但结揽及自愿与结揽人等,并没入其家财,仍依元科之数倍征之。若不差正官部粮,而以权官部之,或致失陷及输不足者,达鲁花赤管民官同坐。诸州县义仓粮数不实,监临失举察者,罪之。

——摘编自(明)宋濂、王祎《元史》


(1)根据材料,概括元代考核与管理劝农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代考核与管理劝农官的历史作用。
2023-12-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法律在古今中外的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0年8月12日,拿破仑下令成立民法典委员会,编纂新的民法法典,在他的亲自干预下,法典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颁布实施。1807年,这部法典正式定名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确认资产阶级财产所有权原则,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法典》确认了契约自由和契约自治的原则,还确认了自由平等的原则,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人们在民法上是自由平等的,这种对所有法国人都适用的统一的民法,连同大革命时期颁布的各种立法,对于摧毁封建制度、强化资产阶级国家的中央集权制起了重要作用,也确立了资产阶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于欧洲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世界历史解说词100集》

材料二   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民法起草作业曾经几次启动,但又随之几次中断,是因为社会体制一直处于变革之中,法律关系难以确定。后来立法机关鉴于改革开放时代的需求和客观条件,采取先公布《民法通则》、分别制定民事单行法,如1980年的婚姻法、1985年的继承法、1986年的民法通则、1991年的收养法、1995年的担保法、1999年的合同法、2007年的物权法、2009年的侵权责任法等,这些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法律相对比较散乱、零碎甚至有冲突,在保护人的权利方面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不可能像民法典那样发挥出整体效应和统一规范,待条件成熟后再编纂统一民法典的渐进主义策略。

在一个成文法体系的国家,没有民法典,公域与私域之间的边界就是模糊不清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很难明确化、稳定化。因此,我们的确需要一部高质量的、适应结构大转型趋势的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摘编自安徽凤凰网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法典》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制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2023-12-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志华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在历经艰难的探索之后,中国人民找到了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北人民政府由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政府委员若干人组成“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府委员会不但是华北的最高权力机关,可以立法,而且通过下属各部、会、院、行、厅等16个部门处理政务。根据华北人民政府的模式,东北人民政府随之产生。华北与东北人民政府建立后,中共中央开始考虑在西北、中南、华东和西南各地区设立大区政权机关的问题。

——李格《略论建国初期大行政区的建立》

材料二   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年2月17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华北人民政府政治体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北人民政府成立的政治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前半程”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概述我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意义。
2023-12-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志华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
6 . 在晚清选官制度改革中,对原有的科举捐纳出身的人员,实行择优留用;对于官员的升调迁转,清政府在1906年的中央和地方官制中明文规定:“嗣后海陆军、外交、教育、裁判(即司法)各官、皆宜各用其长,自为迁转”。这些规定(       
A.表明清政府的统治已无药可救B.导致此次官制改革流于形式
C.体现了官员选拔方式的多样性D.利于保持官员队伍的稳定性
7 .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颁布后,“由驻藏大臣衙门翻写番字,刊刻出示,在前后藏各处张挂,晓谕穷乡僻壤,咸使周知”。清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汉化西藏人民B.稳定西藏局势
C.广为宣传章程D.落实中央治理
8 . 近代以来,科举制度遭遇了一个持续的、递进的批判过程,尤其是戊戌变法前后,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达到了高潮。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     
A.选官制度的落后B.制度变革的迫切需求
C.民族危机的加深D.革命运动的持续发展
9 . 据统计,在湖南省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     
A.赋税负担沉重B.法律制度严酷
C.强化地方管理D.行政效率提高
2023-12-04更新 | 317次组卷 | 65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形势变化对外交政策作出了三次大调整,先后实行联合苏联“一边倒”、反帝反修“两条线”、反对苏联“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策略。“一条线、一大片”外交策略的突破性事件是(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与日本正式建交D.全方位外交布局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