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3 道试题
1 . 2021年11月,中国和东盟共同宣布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和东盟双方商定领域深化务实合作的承诺。这说明,我国(     
A.切实贯彻“亲诚惠容”理念B.外交政策实现了重大调整
C.积极践行“真实亲诚”原则D.为世界和平提出中国方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7世纪以来,中国政制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士人不断地进入政府,二是文化深深地融入政治。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中,使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一种与文化合一的权力。这一演进主要是基于(     
A.君士共治天下局面的形成B.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不断发展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重文轻武治国思想得以落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     
A.推翻封建统治B.赢得民族独立C.建立宪政民主D.解决民生问题
2023-10-20更新 | 157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衡南县衡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被限定于贵族范围之内,这种制度本质是(     
A.文官政治B.官僚政治C.贵族政治D.平民政治
5 . 顺治二年(1645年),诏曰:“有司则贪婪成习,小民之疾痛谁怜?虽婪墨间有纠弹,而奸猾每多贿脱,朕甚愤愤。兹当大计。”由此可见,“大计”(     
A.是针对京官的考核B.也被称为“通考”
C.意在惩戒官员贪腐D.由六科给事中负责
6 .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的节目《摆出一个春天》体现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打赢脱贫攻坚战,迎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教育等方面的统计。该表说明(     

时间

少数民族人口

教育水平

平均寿命

1953年

445.15万

文盲率90%以上

不足30岁

2020年

1493.22万

高中阶段98%

74.7岁

A.国家始终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B.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进步
C.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实现D.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2023-10-06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健坤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28次组卷 | 9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1至13世纪不仅是西欧教会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王权与教权斗争最激烈的时期,随着教会权利向世俗国家的渗透,教权俨然成为支配国家的强大势力之一。这说明西欧(     
A.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衰弱B.教会控制了社会财富
C.民族国家形成任重道远D.教权和王权始终对立
9 . 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导致了要权与族权的结合。这一结合(     
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征B.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促成神权与王权的结合D.避免了宗室内部矛盾产生
10 . 西汉吕后时期实行“受鬻法”,规定“大夫以上(年)九十……禀鬻米月一石”,规定“年八十已(以)上,赐米人月一石;汉武帝时期将其减少为仅赐三石米;汉哀帝时期则赐予象征意义的王杖(如鸠杖)(  )
A.体现出优抚政策渐显教化趋向B.反映出赈济活动由国家主导
C.旨在强化统治集团的特权地位D.确立了儒学的社会正统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