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215年,因“失地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们起兵反抗,最终迫使约翰签订《大宪章》。下列关于《大宪章》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调整了封君和封臣的关系       ②国王与贵族间达成妥协,矛盾有所缓和
③有助于英国封建统治的稳定   ④“王在法下”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5-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党人满心以为只要实行了西方民主议会政治、政党内阁的政治制度,中国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可是,那些说起来很动听的东西,在西方国家也许取得过一些成效,但如果不顾中国国情,硬搬到中国社会中来,就会全然变样。一开始,普选徒具形式,而且弊端丛生;多党制成了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工具。等到袁世凯代表的旧势力作好了准备,猛扑过来,就连那点形式上的东西也被毫不费力地抛到九霄云外了。种瓜得豆,这是创业者始料所不及的。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吸收工农群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从193111月到19341月,中央根据地进行了三次民主选举,并颁布了选举法细则。在选举中,许多地方参加选举的人数占选民总人数的80%以上,一些地方达到了90%以上。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在代表中一般占20%以上。在陕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经历了由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再由工农苏维埃变为抗日民主政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1936115日,西北办事处颁布了《西北苏维埃选举法》,规定:一切精神劳动者(如医生、著作家、教员)都有选举权;雇佣劳动在10人以下、资本在5000元以下之工商业主亦有选举权;在苏维埃政府及各革命团体工作积极努力的,无论其出身如何亦可获得选举权。

——摘编自贺永泰《承前启后的转变与过渡——中华苏维埃政权在陕北(1935年—1937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建政权的特点。
3 . 1932年11月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赣南地区的会昌、寻乌等14个县办有列宁小学2277所。苏维埃中央教育部在1933年8月还颁发了《革命三字经》《红军三字经》《生产三字经》等作为统一的教材。这一时期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主要是为了(     
A.立农为本,学以致用B.文化救国,发展生产
C.扶助农工,唤醒民众D.提高觉悟,推进革命
2024-04-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这是一套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多年的选官制度,它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下列项中,属于两宋时期完善该制度的举措是(     
A.采用分科考试B.考试资格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
C.创武举和殿试D.写作必须遵循程朱理学有关解释
2024-04-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指出,财富从伊比利亚转移至西欧大洋沿岸,激起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商业竞争和对海洋世界控制权的争夺,为了提高商业资金筹集的效率和减少不必要的中间消耗,国家从间接统治转向直接统治,表现为“对公民进行统一语言、货币和法律体系的同质化”。该学者意在强调(     
A.西欧政治世俗化源于产业革命B.国家统一趋势因经济发展而加强
C.商业竞争促进了民族国家崛起D.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扩张性
2024-04-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533年12月16日,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用拉丁文和希腊文书写了致元老院和“一切民族”的谕令,颁布了《法学汇纂》,并宣布于当月30日生效。据此可知(     
A.拜占庭帝国元老院行使行政权B.查士丁尼继承了罗马法主权原则
C.拜占庭帝国民族关系异常复杂D.查士丁尼强调法律应用的普适性
7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根据“值百抽伍”的原则,中国进口货物关税降到5%左右,但实际上都低于5%。1902年修订协议后,中国进口货物关税进一步降低到3.2%,成为当时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之一。这一时期中国关税的降低(     
A.推动清朝官办企业快速成长B.促使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C.表明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D.体现列强对华经济侵略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为1851年至1873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图。下列对该图解读合理的是(     

注:1853年厘金制度建立,由地方政府在水陆要道设关卡对来往货物征收一定的货物税
A.旨在增强地方政府的能动性B.折射出清王朝的统治存在隐患
C.促进了农民赋税负担的减轻D.瓦解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基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陲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

——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的意义。
2024-04-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乐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市民阶级。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举起人文主义旗帜,把斗争矛头直指以罗马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运动对罗马天主教进行了更为猛烈的进攻,促进了民族意识的成长,他们关注、效忠与认同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1617世纪,西欧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国家,形成了大众忠诚于王权的新的政治认同,民族语言迅速传播与使用,文化教育也有了发展。由此,整个民众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大大增强。随着王朝国家的建立,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君主阻碍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资产阶级高举起反封建的旗帜,打倒了王权,确立起人民主权作为新的民族国家的政治主体。从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所组成,相反,而是由全体公民结成的统一的共同体。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我们所讲的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围绕民族理念,以民族国家独立为核心的思潮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亲历的1848年革命,波兰、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等都是典型的民族主义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和紧随其后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性质相同。而当时的中国和印度,尚未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理念,他们的斗争只是被压迫民族对侵略者的自发性反抗,和进入20世纪以后在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印度国大党领导下的两国真正的民族主义运动是有区别的。但就其反对民族压迫的性质以及与欧洲民族运动同时代的背景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民族反压迫斗争的论述也可视为他们民族主义认识的一部分。

——摘编自王希恩《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主义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主要特征,并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亚洲民族主义运动和欧美民族主义运动的不同点,并说明造成不同点的因素。
2024-04-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