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西周实行国野分治,作为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野人,只能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地租,而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国人,则能以产品的十分之一充当军费,当兵作战。春秋时,野人亦可“作州兵”、“作丘赋”,国野差别渐趋缩小。战国时,国野之间的差别最终泯灭,同为普通平民。这一变化表明(     
A.百姓成为普通民众的通称B.国人干政的民主传统得以强化
C.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D.国家管理的血缘因素逐步弱化
2024-06-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弘治五年(1492年),明孝宗责成刑部尚书彭韶组织《问刑条例》的修编工作,将一部分与《大明律》适用相关的奏准“斟酌损益,著为事例”,以便“京城司法多者……通行内外,与《大明律》兼用,庶事例有定,情罪无遗”。这一做法(     
A.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B.增强了律法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C.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D.反映出法律蕴含一定人文关怀
3 . 据统计,万历六年(1578年)明朝财政收入约为350余万两白银,支出则为380余万两白银。到万历十二年十二月,“皇上御极十三年,太仓粟可支七年,银亦可支二年。”这表明“一条鞭法”的实行(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C.给明朝财政状况带来转机D.加重了农民徭役负担
2024-05-3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4 . 在《唐律》中,对于以尊犯卑的情况,如果犯罪者与被害者的血缘关系较近,那么处罚就会相对较轻;反之,如果血缘关系较远,处罚就会相对较重。这一规定(     
A.体现了德主刑辅理念B.维护了儒家伦理秩序
C.削弱了道德教化作用D.标志着中华法系确立
2024-05-3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5 . 1975年,邓小平指出: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写进反对霸权主义的内容,含义有两点。一是中国和日本都不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都不搞霸权主义。二是反对任何国家及任何国家集团在这个地区谋求霸权的努力。这两点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积极构建结伴而不结盟外交B.外交完全突破意识形态的局限
C.把反霸权主义作为外交准则D.全面展示出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2024-05-3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6 . 下表汉代入仕士人家庭仕宦背景列表(部分),下表所述表明汉代(     
入仕仕人父亲官职祖父官职曾祖官职高祖官职文献来源
陈平、陆贾
叔孙通、贾谊等
--------《史记》
贾捐之----梁国太傅--《汉书》
欧阳生----涿郡太守--《后汉书》
欧阳仲仁、欧阳地馀、欧阳政博士博士博士博士
A.士人政治地位提高B.朝廷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C.政府用人范围扩大D.崇尚文化的氛围较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根据如表,可知中国古代法制(     
“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晋书·刑法志》
“诸曹决事,皆令其写律文断之”《隋书·刑法志》
“诸断狱,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唐律疏议·断狱》
A.形成了援礼入法传统B.杜绝了司法舞弊现象
C.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D.维护了专制统治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均田制实施之初,国家对土地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按等级授田。农民可通过从国家请田或受田获得土地的占有权(只针对部分熟地)和使用权。政府对农民在何种土地上种植何种农作物,有相对具体的规定,违者将被收回土地。这说明均田制的实施(     
A.维系了人身依附关系B.保证了国家赋役征调
C.缓解了土地兼并问题D.扩充了自耕农所有制
9 . 汉代的御史大夫虽位列三公,其秩仅二千石,而其余两位任三公的丞相、太尉其秩皆万石。明朝监察官秩一般在七品以下,并规定“凡按御史应回避原籍与按临之人与自己仇隙者”,此举旨在(     
A.推动公平公正风气B.澄清吏治防止腐败
C.监察官员位卑权重D.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晋武帝时期实行占田制(见下表)。占田制体现了西晋政府(     
诸侯占田近郊田,大国田十五顷,次国十顷,小国七顷
官员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四品三十五顷
编户占田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
A.重视农业恢复与社会经济发展B.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C.推行强化门第等级的选官政策D.迎合士族诉求放任土地兼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