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65年某国国务院的官员中,只有11%在1883年仍然留用,1883年改革后的工作人员在1901年仍然留用者有34%。至于文官队伍的专业化,改革前后变化显著,量才录用制的推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对专门知识的人才的需求。该国文官队伍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得益于(     
A.《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B.常务次官的设立
C.文官退休制度D.《美国文官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户籍制度时指出,“在政治社会领域中由蒙古统治者所带来的某些落后的影响,它们对宋代而言,实质上是一种逆转。这种逆转不单在元朝一代起作用,并且还作为一种历史的因袭,为后来的明朝所继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宋朝客户主户之间依附关系更为牢固B.元朝实行“大索貌阅”激化民族矛盾
C.元朝诸色户计推动百姓身份趋于平等D.明朝沿袭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制度
3 . 唐代初期,士人是由户籍所在地举送;宋朝时期,政府明确规定,士子只能在本籍应试;清朝更是按省划分科举名额,并为官籍、商籍等设立科举名额,创立宗室科举制度。唐宋到明清政府逐渐严厉防止“冒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以削弱地方势力B.为加强专制集权
C.保证了选官公平D.为缓和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亨利二世时期(I154-1189年),皇家法官开始在整个王国巡回断案,并逐渐在全国不同地区使用相似的原则来审判相似的案件,于是使出现了法官制定的法律,这在整个英格兰都很普遍,并最终成为皇家法院的正式制度。这种法律制度图中信息可以说明(     
A.突出了宪法的核心地位B.强调了立法机构的作用
C.弱化了国王的权威地位D.体现了部落习惯法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面谕各省巡抚编审户籍时,称其“只奏报纳银丁数,而不奏报不纳银丁数”,“今国用充足,将各省今番编审丁银(人头税)数目,永远著为定额,嗣后不准增减。”据此可知(     
A.地方政府编订户籍欺瞒朝廷B.国家富足但人口增长缓慢
C.朝廷尚不掌握全国丁口总数D.清政府全面推行摊丁入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殷商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把自己的统治假托为“上帝”的命令。周人灭殷后吸取殷亡的教训,认为“天命靡常”,即“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能否享有“天命”,取决于君主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否保民。这一思想变化反映出(     
A.原始民主政治的影响B.民本思想的萌发
C.统治者道德修养提升D.神权政治的衰微
7 . 部分台湾人士以清朝时期台湾的巡抚、知府、知县都是大陆人为由,得出“大陆欺负台湾”的论断。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教授指出,研究清史的人都知道,地方官有本籍回避制度,台湾人考中进士也可以到大陆做官。这说明(     
A.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的控制B.清王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C.研究地方史应有全局眼光D.政治立场影响史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2024-05-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明朝以前,作为中央机构的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其属仅有四司。而明清时期的户部,按地区划分辖司,下设十三个清吏司,各掌其分省之事,每司下属四科。这说明明清时期(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B.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C.国家治理水平有所提升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5-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1924年1月1日到5月31日的5个月里,北洋政府参议会共召开临时会议15次,院内临时委员会会议29次,签发公文49次,其中就政治、法律、外交等问题向政府提出的“质问文”26次。另外,参议院在这一时期还提出法律案10件,提议案5件,建议案5件。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政治秩序较为混乱B.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宪政观念得到传播D.北洋军阀势力扩大
10 . 南宋时期,政府一方面警告聚集临安府的考生返回原籍,另一方面给予这些“游士”解元(地方州府主持的本地人考试,称“解试”)名额(相关情况如下表)。南宋政府的这一做法(     
年份得解举人数(解额)考生数比率
115684281/53.5
11772~3400+约1/200
11921015621/156
1198516671/333
1201514491/290
1207513841/277
1213719241/275
1216616711/334
1219719931/285
A.提升了临安的文化地位B.旨在抑制宗族势力把控科举
C.折射出科举的地域差异D.优化了官僚队伍的整体结构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