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维也纳体系首创了“总决议书”的体例,所有与会国都须签字,将欧洲各国纳入一个共同的体系中,首次确立了国际外交的规范等原则。由此可见,二者都(     
A.对后世影响深远B.体现出大国强权政治
C.强调民族的利益D.缓和了欧洲大国关系
2 . 曾纪泽在中英签订《烟台条约》讨论洋药(鸦片)厘税并征一案时,明确指出: “洋药为害之烈,我华以重税困之,本属名正言顺”,“查西洋税则……非民生所必不可少者,莫不倍征其税”。据此可知,曾纪泽主张(     
A.禁绝鸦片贸易B.发挥税收调节作用C.收回关税主权D.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2024-03-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1956年,中共八大实行差额选举和自由批评等做法,提出了民主党派与中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方针。会后,各民主党派还对本党的纲领作了新的修改。这些都表明(     
A.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初步建立B.共产党与民主党同心追求民主
C.群众参与政治监督日益制度化D.人民当家作主是新中国的本质
4 . 708年,兵部尚书韦嗣立上疏建议从刺史、县令中提拔台、省京官,为此,唐政府发布敕令,“京官中有才干堪治人者,量与外官。外官中有清慎著称者,量与京职”,逐步形成“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惯例。这一做法(     
A.提升了官员的从政素养B.缩小了州县署官的职权
C.扩大了官员的选拔范围D.加强了中央三省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学部奏遵拟女学服色章程折(并单)》规定:女学堂制服,用长衫,长必过膝,其底襟约去地二寸以上,四周均不开衩;女学堂制服,用棉布及夏布,均以本国土产为宜。这说明(     
A.国货运动深入到女性教育行业B.近代女子教育序幕正式开启
C.民族国家意识的构建愈加明显D.新生活表象下殖民色彩浓厚
6 . 史载,清朝“合计洋关岁征各税,咸丰末年,只四百九十余万”。下图反映的是同治年间洋(货)关税收入变化情况,这一时期洋税收入说明(     
A.中国的贸易主权被破坏殆尽B.洋税成为清政府财政的主要税源
C.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经济扩张D.中国沦为西方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2023-08-30更新 | 282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雍已时,“殷道衰,诸侯或不至”;雍已去世后,帝太戊立,“殷复兴,诸侯归之”。据此可知商代(     
A.国家治理松散性特征明显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D.血缘纽带与神权统治相互补充
8 . 教皇英诺森三世上台后,发表了《宇宙的创造者》,声称:宇宙的创造者设立了两大尊位;较大的那个主管灵魂,较次的那个主管肉体。君王的权力从教皇的权力而取得威望。1309年,腓力四世把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的阿维农城,史称“阿维农之囚”,使教皇成为法国国王的御用工具。以上事件反映了(     
A.宗教改革摆脱教会的精神控制B.专制教权阻碍人文主义发展
C.民族意识增长与西欧王权强化D.中世纪政教合一的时代特征
9 .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指出“(我们)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并主张推行家庭援助计划,将有工作的贫困家庭作为援助的前提条件之一。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社会公平B.稳定统治秩序
C.扩大财政支出D.提高社会效率
2023-04-01更新 | 35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公元前4世纪后期,雅典重大政治案件必须由陪审法庭进行终审,包括公民大会所通过的对官员的指控案件及其判决法令,也必须由陪审法庭进行最终判决才能生效。据此可知,当时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司法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C.注重对权力的监督D.机构职责分配较为混乱
2023-03-3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