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从形式上看,这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镑的地位很相似,然而它们的维持机制却不完全相同。在金本位制下,英镑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人们不会怀疑英镑的真实价值;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只是与黄金保持一种固定的官价。一旦人们不再相信美国有能力维持黄金的美元官价,他们对美元的信心就会丧失,从而诱发兑换黄金的浪潮。

——摘编自李向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与美元霸权》

材料二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美元霸权并没有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而终结。尽管此后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了储备货币多元化的趋势,但是美元仍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占据着主导地位,美元霸权仍是当今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美元霸权对国际货币体系及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美元霸权在给美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却给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包括其他国家共同承担了美国调整经济失衡之成本、美元霸权主导下的“中心——外围”架构与体系的不稳定性和美联储率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

——摘编自曹巍魏《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经济战略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
2 . 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向外延伸。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相互交织,推动中国对外关系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职贡,即向皇帝尽职纳贡。历代《职贡图》描绘了中国古代王朝与周边毗邻国家或部族间交往的场景。


材料二   随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以及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融入更多地表现出中国式的“积极主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通过对与不同国家外交关系进行的重新组合,以及由此展开的“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来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外交目标上,更注重“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外交策略上,更强调“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外交价值立场上,更明确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摘编自刘骞《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时代意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形式,并简析这一形式长期存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意义。
2023-11-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本来无足轻重的工业资产阶级势力大增,迅速跃居经济生活的中心位置。政府管理职能日益扩大,机构设置不断增加,文官队伍迅速膨胀。自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通过后,政党利益在文官任命中占据了首要地位,享有恩赐权的大贵族和各部门首脑总是任命本党党徒填补空缺,两党的权力之争使文官队伍的腐败性更显突出。1855年举行了首次印度文官竞争考试。在18世纪时,牛津、剑桥两所大学从学校领导成员的选拔到学生管理都未建立科学制度,两校于19世纪前期推行改革,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学位考试与授予制度。19世纪50-70年代,英国建立起一套以效率为基本价值标准的近代文官制度。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20世纪前期,文官制度改革重点转向文官录用、管理等方面。全面实行公开竞争考试,然后由文官委员会选拔优秀人选担任所需官职。针对牛津、剑桥两所名牌大学毕业生垄断高级文官职位的现象,奉行机会均等原则,提高了其他大学毕业生在高级文官中的比例。建立包括管理级、行政级、办事员级、文字助理级和打字级的五级文官体制。随着文官制度的完善化,文官职业行为规范的重要原则逐渐确立。各个文官一旦应聘,若无严重过错或其他意外,便可终身任职,政府要求绝大多数文官不得兼有第二职业。早自1881年起,政府就多次申明,禁止文官参加议会竞选和类似活动。1927年,议会专门通过法案,规定文官协会不可参加任何政党或与工会保持联系。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影响。
2023-12-05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4 .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出土于河南安阳,骨版巨大且完整,背面字内填朱,色彩炫丽,可见是吉祥卜。内容涉及商王武丁进行祭祀的活动,商王室人员的伤、病、死以及当时的天象。据此可知
A.商代君主权力实现高度集中B.殷商时神权与王权密切相关
C.以兽骨占卜有助于正确决策D.该文物是研究殷商唯一史料
2020-10-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A.法律制度细密严苛B.基层治理行之有效
C.行政制度比较系统D.社会控制较为严密
6 . 有学者评价某国际条约时指出:“它既没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任何明确的责任,也未要求各国为此而作出任何实际的牺牲;它既没涉及世人关注的裁军问题,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连公约的发起人之一凯洛格本人在私下也承认,公约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该条约是(     
A.《非战公约》B.《凡尔赛条约》C.《战争与和平法》D.《联合国宪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平等条约名称条约关于中有关关税的原文或者基本内容
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1858年11月《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向来洋药……等物,例皆不准通商,现定稍宽其禁,听商遵行纳税贸易,洋药准其进口…….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洋货运销内地或英商从内地收购土货出口,只纳子口税2.5%,不再纳厘金税。
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材料二1928年6月南京政府“统一”北方后,立即于6月巧日发表对外宣言称:“中国八十余年间,备受不平等条约之约束。此种束缚,为独立国家所不许。今当中国统一告成之际,实行重订新约。”7月25日,宋子文代表南京政府与美国驻华公使签订了《中美关税新约》。新约规定:“历来中美两国所订立有效之条约内,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并船钞等项之条款,应撤销作废,而适应用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英国、法国、荷兰、瑞典和挪威五个也相继于1928年11月至12月与中国签订了新的“关税条约”,它们都承认中国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且不以废除厘金为先决条件。

——百度

材料三宋子文在1933年以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关税改革,还是有一定成效的。关税收入激增;出口免税和退税具有明显的保护关税性质,对脆弱的工商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关税自主以后,名义上税则对于国货、洋货是平等的,实际上却存在着歧视国货的情况;南京政府虽然规定了很多产品的出口退税、免税办法,但仍有不少关系贫苦人民生活的产品未得到保护。

——张生《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关税改革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侵华的主要企图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合理解读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关税自主权的实现。
2023-11-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王朝在民族地区分别设置管理机构,在中央专门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机构体系。清王朝在东北、西北、西部、西南等民族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民族管理制度,制定了较为符合民族实际的统治政策与措施,即“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清统治者并未局限于对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的沿用,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清王朝对少数民族进行了全面的管理,这种管理涵盖面覆盖到思想管理、经济管理等,全面渗透到少数民族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

——摘编自董文强《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进步与局限》

材料二

1937331日,党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议》中,批评张国焘“在少数民族问题上以大汉族主义代替了列宁主义的民族政策。”1938324日:彭德怀在《第二期抗战与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在少数民族区城(如蒙回)应遵照孙总理民族平等的原则进行工作,尊重其信仰及一切风俗习惯礼教”。19394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实现蒙回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与汉族的平等权利”。从19378月到19418月,在四年的时间里,陕北公学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

——摘编自王金玲《延安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历史价值及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延安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意义。
9 . 隋朝时朝廷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其中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仓储物资在隋末群雄争霸中成为各方势力激烈争夺的目标,其得失与群雄盛衰紧密相关。这体现了隋朝粮仓(     
A.引发了隋末农民战争B.帮助百姓度过了饥荒
C.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D.解决了都城的粮食危机
2023-11-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若失去了礼的指导,法不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还会成为危害天下的“虐法”。礼治具有以下特点:强调法律的从属地位,依靠礼的实施,耐心细致地教化,以理服人;强调人情是法律的核心,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当人情、道德与法律相抵触时,永恒的人情、道德是不可改变的,可变的只是法律;强调执法的目的在于消除法律,“胜残去杀”,消除了暴力的统治方式——法律,社会治理倚重教育,将社会的和谐,而不是公正,放在首位;强调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认为在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古代法与罗马法的差异》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传统法律几大重要特色并说明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地位及颁布的重要意义。
2023-11-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