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的内容具体分为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饥荒,各边区政府采取发放救济粮等形式解决燃眉之急,在此基础上帮助民众恢复和发展生产,积极倡导以工代赈。同时各边区政府持续有效地开展社会优抚工作,对现役军人、民兵、荣誉军人进行优抚。

冀鲁豫行署各级政府机关财粮供给制度系统表(19431月)

边区财政社会事业费退伍军人优待救济费
干部保健费
产妇婴儿保育费.
残废金
丧葬费
优待俘虏费
工作人员伤亡抚恤费
奖励费
社会事业公粮荣誉军人及退伍军人优待抚恤粮
干部家属优待救济社会粮
产妇婴儿保育粮
高小以上之学生优待粮

——摘编自谭忠艳《中国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的作用。
2022-03-26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三轮冲刺卷20-【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2 . 材料   府兵制的创建是西魏宇文泰军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西魏大统八年(542),宇文泰以六镇鲜卑人为骨干,收编关陇豪强的乡兵部曲,逐渐建立起一套府兵制度。此后,征兵对象扩大为所有均田户,汉族士兵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府兵制共设八柱国为长官,以下分设十二大将军,再下为二十四开府。每个柱国的军队分配一定数量的土地,士兵在农忙时劳作,农闲时练兵。战争结束后,将帅解除兵权,兵各归其府。府兵的管理采取了早期鲜卑部落兵制的形式,军官皆恢复或赐予鲜卑姓,如李虎赐姓大野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等,军士一律以主将之姓为自己的姓氏,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六镇军人的反汉化情绪,也加强了军队内部的凝聚力。府兵制历经北周、隋至唐中期,历时约二百年。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宇文泰府兵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宇文泰府兵制改革。
2022-03-1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税收制度混乱,盐税附加越增越多,影响财政收支平衡。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规定将各省盐税附加一律划归财政部统一核收,同时公布《盐法》。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全国盐税的整理与改革工作基本完成。财政部明令废止厘金及子口税,各省又增征各种类似厘金的苛捐杂税,勒索民财。1934521日通过了财政部提议办理的《整理地方财政案》《整理田赋减轻附加废除苛捐杂税计划案》。而后,将类似厘金等苛捐杂税比较彻底地废除了。同时,创办了统税。统税因制度比较健全,又避免了厘金的诸多弊端,成了政府第三大税源。193412月制定并颁布了“印花税法”,对印花税实行提成,提成部分拨给各省市作为地方收入,以抵补减轻田赋附加和废除苛杂的少收部分。这些改革虽未能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但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摘编自董长芝《宋子文、孔祥熙与国民政府的税制改革》


(1)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内容。
(2)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影响。
2022-02-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中前期,外国银元在东南沿海一带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五口通商以后,外国银元流通的范围逐渐向北扩展至长江流域及内陆地区。晚清时期,张之洞率先在广东自铸银元以取代洋银,其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清政府认识到铸造银元、铜元具有可观利润,且各省铸币不利于币制统一,因此希望收归铸币权,加之英、美、日等国要求中国统一币制,于是酝酿币制改革。然而,由于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冲突,以及清廷内部的分化,造成清政府统一铸币和币制改革举步维艰。而由于铸币所带来的财政独立,使得地方屡屡违抗中央不得私自铸币的命令,从而扩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也影响了晚清政局的走向。

——摘编自熊昌锟《清代币制改革的酝酿与纠葛》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推行币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晚清币制改革予以评价。
2022-02-04更新 | 286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农村改革从小岗村开始,“包产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令小岗村“一年越过温饱线”,但“20年没过富裕坎”。多年后的今天,小岗村又在进行着一场自发的土地经营变革。1987年,政府在一些试验区试行土地流转。2001 年,18号文件出台,是关于土地流转问题的若干规定。2002 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提出了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三个原则,并规定流转主体是承包户,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户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005年又出台了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规定,农村土地流转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随着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和服务功能的逐步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行为逐步趋于规范,一是由过去以农户间、业主与农户间的自发流转为主向当前的政府和市场引导与自发并重的自主流转转变;二是由过去无偿代耕向按市场规律的有偿流转转变;三是由过去依靠口头协议的不规范流转向签订书面协议的规范流转转变。

——据张曙光《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作用。
2022-01-15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一轮巩固卷09-【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由于计划经济下并无“市场主体退出”的需要,因此我国长期缺乏统一的破产立法。1985年,国务院在沈阳等地开始破产制度的试点工作。次年,长期经营不善、连续亏损的沈阳防爆器材厂成为全国首家正式破产的国有企业。同年年底,《企业破产法(试行)》颁布,但仅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难以全面回应实践需求。2006年,经过二十多年的积淀,从立法体例、结构到内容都充分反映世界破产法最新理念的、为市场经济量身定做的《企业破产法》得以通过。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对中级人民法院设立“清算与破产审判庭”进行了系统全面规定,并开通“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综合平台”。

——摘编自张玉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的进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破产制度建立健全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破产制度建立健全的意义。
2022-01-10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拓跋焘(408452),鲜卑族,北魏太武帝。他率军征战,统一中国北方。他在汉人地主官僚崔浩和道教首领寇谦之支持下,进行了一些汉化的初步改革。他大量任用汉人,创造了北魏一次任用汉人最多的记录。并下诏让鲜卑功臣“以爵归第”“更举贤俊,以备百官",北魏政权中鲜卑贵族势力有所削弱,汉族地主势力有所增长。他下诏“蠲除烦苛,更定科制,务从轻约,除故革新,以正一统”“宜宽徭役,与民休息”,要求收税时“不得纵富督贫,避强侵弱”。他以道教为国教,又提倡儒学,建立了太学并祭祀孔子,下诏“宣文教”,要求王公以下百官,其子弟都要到太学学习儒经。拓跋焘死后,文成帝拓跋溶、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相继实施了改革。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拓跋焘治国理政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拓跋焘治国理政举措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