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逐渐出现了一些人,比较明白地以资产阶级观点来反对洋务派,例如光绪十二年(1886年)宋育仁所著的《时务论》中说,对于西方国家,“不师其法,惟仿其器,竭天下之心思财力以从事海防洋务,未收富强之效,徒使国兴聚敛,而官私中饱,此不揣本而齐末,故欲益而反损”。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宋育仁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1-08-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牙商是中国旧时商业活动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的居间商人。明有官牙、私牙之别。到近代,牙商发展为“买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买办”简而言之乃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职业,他们同外商订立契约,交纳保证金,以外商名义和华商做生意。自清末诞生之日起,买办这个特殊群体即饱受非议。其后世形象,可谓大起大落。

时间人物、著作主要观点
晚清时林则徐“买办等本系汉奸”
1920年陈独秀“所谓中国资本家都直接或间接是外国资本家的买办,只能帮着外国资本家来掠夺中国人,只希望他们发达起来能够抵制外国资本家,能够保全中国独立,再过一两世纪也没有希望”。
1923年马寅初(经济学家)“中外通商,语言不同,习惯各异,不得一能代表两方意思者,介于其间,欲求交易之成,必不可得”,但买办制度“害多利少”。
1980年汪熙《关于买办和买办制度》“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梁和得力的帮凶”,但“买办所参的推销洋货,收购土产的活动震撼了中国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顽固结构”“买办积累转化为民族资本是违背外国资本意志的,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2000年金普森、易继苍《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买办不仅在数量上、投资的规模上极力侧身于近代工商企业,而且获利颇丰。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2014年聂好春《买办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买办是新的生产关系的建设者和旧的生产关系的破坏者”“买办促使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买办是商界精英和早期经济现代化运动的主干力量”“买办是近代商会的中坚”。

请回答:
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近现代对买办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解读。(要求:解读充分,表述清晰完整。)
2020-10-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高2021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康有为的边政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官制议》(1903年)中。借鉴西方经验,康有为将新增的中央行政机构民部“析为九部”,边疆行政事务由九部中的辽、蒙、回、藏四部管理,根据传统治理实践,他又提出在边疆地区实行有别于内地的行政制度,在东三省、蒙古、新疆、西藏和云南“专用分设政府之法”,赋予边疆地区自治权。中央农部下设移垦司“专司移民垦荒之事,辟土生财,置官营守”、畜牧司“掌牧畜牛羊之事”。康有为认为北部边境有来自俄罗斯的威胁,西南地英俄觊觎已久,沿海各省皆应重兵屯守。至于兵员军费,“以矿养兵、以田养兵”,就地解决。《官制议》是当时讨论政府官制论著中最系统的一部,成为康有为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林士俊《康有为的边政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康有为的边政思想,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评康有为边政思想的贡献。
2020-05-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材料   盛宣怀,字杏荪,清末官员,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迅速成为李鸿章手下的洋务干将.不遗余力地将代表现代科技的铁路,矿务,电讯等“夷技”由上而下推及全国。他是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和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创始人……1896年,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毋任洋人银行,专我大利。……所谓挽外溢以足国者。”1897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1910年初,就任邮传部大臣之后,盛宣怀提出“铁路国有”政策,下令将已经承诺由民间商办的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路权收回作抵押,向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借款600万英镑,以统一全国的轨道。

——摘编自陈旭麓《盛宣怀传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的主要活动,并予以评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盛宣怀提出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
2019-11-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区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隋文帝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善于治理国政的皇帝。他登基时,正值荒年,再加上南北朝末期那些小朝廷的统治者穷奢极欲,横征暴敛,以至民怨沸腾,人心不稳,国库空空。他巡查回到长安后,要求各级官员和全国人民从吃食到着装都务必节俭,并带头以身作则。

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唐太宗常叹息:隋帝只怜惜粮仓不怜惜百姓。

——摘编自《隋文帝节俭治国》等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回答隋文帝节俭治国的原因。
(2)挖掘上述材料中有关粮仓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读。
2019-08-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我君,四海无氛。英才远略,鸿业大勋。雷霆其武,日月其文。洒以甘露,覆之庆云。制礼作乐,还淳返朴。宗礼明堂,崇儒太学。四海慕化,九夷禀朔。沈璧大河,泥金中岳。巍乎成功,翕然向风。

——摘自【唐】崔融《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材料二   及太后称制,独与北门学士议其制,不问诸儒。……毁乾元殿,于其地作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场所),以僧怀义为之使,凡役数万人。……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太后又多选美少年为奉宸(府)内供奉。

——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在唐代历史上,唐太宗打下了基础,接着是武则天的时代,以后是开元全盛时代。武则天当权前后的50年间,生产发展了,土地开发了,人口增加了,疆土开扩了,文化提高了,和许多外国也有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还应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开元时代的政治家都是武则天时代培养起来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武则天时代长期的巩固发展工作,开元盛世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

——据《吴晗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崔融、司马光对武则天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吴晗评价武则天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
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加以评析。
2019-01-30更新 | 2495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18年底,梁启超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会外顾问的身份赴巴黎进行活动,之后游历了欧洲诸国,至1920年初回国。在欧行中,战后欧洲的满目疮痍、西方社会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西方社会对“一战”和欧洲文明的反思,都对梁启超的思想产生了震动。在《旅欧心影录》中,梁启超说:“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他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认为中国人对世界文明有大责任。他说:“我的可爱的青年啊,大海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梁启超认为,建设强大国家要靠全体国民,要靠改造国民心性。而改造国民的心灵,需要有耐心。梁启超特别强调,救国强国之路,是万万急不来的。

——据张琳璋《梁启超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梁启超在“一战”前后思想主张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思想主张的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019-01-0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4年4月,清廷急召刘铭传进京,授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赴台抗法。刘铭传领导了10个月抗法保台战斗,取得最后胜利。
1885年10月,台湾建省,刘铭传任台湾巡抚。他上任后大力开展经济建设。修筑公路、铁路,方便了陆上交通。设立“轮船招商局”,疏浚了安平等港,方便了海上交通。先后设立电报局、邮政局,方便台湾内部及其与大陆的联系。
为了开发台湾资源,他设立煤务局,整顿基隆旧矿,购买新式机器开采,并拟筹资另开新的矿井。蔗糖和茶叶是台湾大宗出口商品,过去一向为英商垄断,刘铭传积极组织本国商社与之对抗,夺取中国应有的商贸权利。
1890年10月,刘铭传草签协议,将基隆煤矿交中国商人承办,议定“由商经营、官不过问”。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日本。刘铭传悲愤至极,身心交病,卧床不起,于1896年1月12 日病逝。

——据《台湾巡抚刘铭传》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铭传开发建设台湾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铭传开发建设台湾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材料   汉文帝十分赏识贾谊的识见,曾准备任为公卿,但因周勃、灌婴等老臣反对,未能实现,让贾谊任长沙王太傅。后来汉文帝又特召贾谊,问鬼神之事于宣室殿,君臣畅谈至深夜。贾谊后又被任命为梁怀王太傅。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自伤失职,不久悲郁去世。

函初以来,因为中央政府政策宽容,一些诸侯王有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倾向。面对这一形势,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也就是多立诸侯而分别削弱其实力。……贾谊在《新书,大政上》中写道,对于行政,“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他指出,民为邦本,民众虽然至贱至愚,却不可以简慢,不可以欺压。“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逮,而民必胜之”,“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据《洛阳才子贾谊》

(1)根据材料并结合用学知识,概括贾谊在政治上遭遇挫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贾谊的政治主张及其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