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重点是让晚辈学会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做人读书、勤劳俭朴、为人处世等。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意识到教导族中子弟学习德行与知识的重要性,写下《颜氏家训》,大量引用儒家经典的原文和典故,将儒家思想渗透进颜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自魏晋南北朝之始,历朝历代都有家训类的成书作品,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封建社会家庭教育体系。

——罗乐《<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价值》

材料二   在严复看来,个人的自由,若遇到国家的危机,后者更为重要。他告诫子女:“事遇群已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切毋造孽。”1921年严复弥留之际交代儿女:“须知中国不灭,或有损益,旧说必不可叛。”这是他一辈子的精神追求,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一点。

——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的家庭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国家训文化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吐蕃部落传统上通过以强者战胜弱者(战争)的方式进行统治更迭,松赞干布之父就死于此因,当时西藏各地分别有许多部落割据,四分五裂,不相统一。松赞干布就是这种内忧外患的危难之秋登上赞普之位。收复西部象雄,北部吐谷浑等地,扩大了疆域,统一了各部落。

松赞干布仿唐朝的授田制,将王田和一部分四家财物分给贫穷的自由民,并造“绿册”登记平民的户口和耕地面积,固定土地赋税:“广开田亩,兴修水利,沟渠纵横”,将山上居民迁到河谷,开垦平川为农田,划分田界,把农田和牧场分开。手工业方面,建纺织、酿酒、刺绣、制造金银器和纸墨等作坊。从唐朝和尼泊尔等地聘请工匠,技艺水平达到“皆形制奇异”。对外贸易上采取自由贸易政策,进出货物不收税,吐蕃商人的足迹踏遍中亚细亚各国,商品畅销四邻各地,松赞干布还统一了度量衡。

《旧唐书》载:“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毡裘,袭执绮,渐慕华风。”他派遣吞弥,桑布扎等人去印度学习,拜婆罗门李敬、天智狮子为师,学习声韵学等,以梵文五十声韵字母为蓝本,结合吐蕃语言实际,创造出具有吐蕃民族特点的文字——藏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松赞干布主要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松赞干布改革的影响。
2022-11-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谭嗣同(1865-1898)是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由于受墨家任侠精神的影响,谭嗣同认为汉宋士人和学派之“任侠”精神是“依仁蹈义,舍命不渝”,应予以继承和弘扬,只有弘扬尚武之风、武侠之风,体育之风,民才自强、国将不衰,他认为西方诸国的强大在于“喜动”,而中国的落后在于”好静”,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他还主张“废缠足”、兴办“女学”,使妇女和男人享有同样的接受教育、参与体育的权力。

——戴伟宇《中国近代思想家谭嗣同体育思想考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谭嗣同体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材料     船山(王夫之,1619- 1692)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面对明清之际的政治变局,他为此进行了长达40多年动心忍性的艰辛探索和深入研究,并因此形成了“希张横渠之正学”的文化自觉,“寒梅春在野塘边”的文化自信和“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文化自强。

船山颇具自白心迹的《诗广传》有言:有谁在生居迷乱之世,上不遇明君,下不得民望的情境下还能够不改救国之志,仍然牺牺惶惶地关心天下的文明建构,心系天下的安危或民众的安乐呢?而且唯恐谋求得不够精深远大而高明悠久呢?只有那些真正关心国家、关心民众、关心文明建构的君子才能有如此的胸怀和志向。君子志存高远,胸怀博大,有一种“不因贫穷而怠乎道”的伦理自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是其人格品质的集中体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从来不以个人私利来谋划人生,而是始终将整个天下,将文明建构和价值拱立于心头。

——摘编自王泽应《船山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精神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船山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船山的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材料   19世纪20至30年代,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文学创作中继承和发展了莎士比亚等人的文学理论,通过作品《克伦威尔序》主张作家应力求使作品里的人物形象无比真实地表现出来。雨果认为,作家有义务“把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完美地结合”他在巨著《巴黎圣母院中竭力再现美丑“并存”“相共”的文学情节在欧那尼序》中他写道:“文学自由正是政治自由的新生儿女。”在《莎士比亚论》中,他不但指出作家负有促进人类进步的伟大责任,而且还论述了诗人、作家在教育人民方面的特殊价值。雨果也因此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和代表作家

——摘编自陈许《作为批评家的雨果论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雨果文学成就取得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噶尔·东赞,吐蕃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640年松赞干布派遣他为正使,出使唐朝,在文成公主六试婚使的考察中成功胜出,促使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其孙芒松芒赞即位,大相噶尔·东赞辅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划定田界,自由民分得田地,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对国家负担起封建义务。吐蕃游牧民族畜牧业发达,“牛羊蕃息,蹊径皆满”,噶尔·东赞规定征收“牛腿税”。还进行户口清查,建立户口册制。655年噶尔·东赞制定法律条文,颁布成文法,这是吐蕃历史上的第一部法律。《新唐书》称:“噶尔·东赞不知书,性明毅,用兵有节制。吐蕃倚之,遂为强国”。五世达赖称赞道:“他所作政教相辅事业,不仅对吐蕃国王尽忠职守,对吐蕃人民也留下了难忘的德泽。”

——据才让《土蕃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噶尔·东赞身上的闪光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噶尔·东赞改革措施及意义。
2019-06-1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士),1583年来到广东,1601年到北京并长期定居,直至逝世。他穿儒服,钻研儒家典籍,交好王公贵族、朝廷官员,和李贽、徐光启是好友。在礼仪制度上他认为祭祖是中国人维系孝道的习俗,敬孔是“为了感谢孔子传下来的崇高学说”,与基督教并不冲突。这减少了“西学东渐”的障碍。

他留下中文著作二十多种。他还“以科学传教”,留下《山海舆地全图》,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等,对于缺乏公理化、系统化、符号化等科学体系的中国士大夫来说确实具有解放的意义。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既信教,又传扬西方科学和文化思想。

明末,以利玛窦为核心的来华传教士,带来了广泛的西学知识,也把中国的儒学、科技等介绍回欧洲,受到了启蒙思想家们的赞誉和推崇,甚至以儒学反对神权和专制。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能长期在中国停留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筹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研究机构。同年,他又发起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该校近代力学系并担任系主任。建系伊始,他明确近代力学系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把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工程技术上去”。为此,他不仅设定了力学系的专业、课程和教学计划,而且编著了《火箭技术概论》和《物理力学讲义》作为专用教材。同时还聘请了严济慈、吴文俊等当时海内外顶尖专家和教授,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介绍最新科研成果。到大学的最后半年,指导学生参加早期研究活动,完成毕业论文及其答辩,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练兵。此外,他要求学生红专并进、团结协作,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触类旁通的钥匙,是创造力的来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形势,他写信给作为高新技术突击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倡导设置新专业—材料 设计。

——据《钱学森教育思想及其探索与实践)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钱学森高等教育思想的特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后期钱学森在科教领域的重大贡献,并予以评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伏尔泰(1694—1778年)实际上是启蒙运动的化身,他用各种各样的文学形式对广泛的主题进行评论。伏尔泰最大的成就可能是在先前笛卡尔主义盛行的法国支持了英国式的经验主义。这不仅意味着他鼓动法国思想家接受牛顿的得到经验证实的科学体系,而且也意味着他鼓励他们在知识倾向上减少一些抽象的和理论的东西,更多地解决日常问题。

伏尔泰致力于评论当时的问题,是公民自由的热心代言人。在这方面他的战斗口号是“清除丑行”,所谓“丑行”指各种形式的镇压、狂热、偏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认为“因为意见不同而迫害他人的人与怪物无弄”。因此,他在给一个反对者的信中写道:“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后来一直被作为个人自由的最高原则。在所有的偏执中,伏尔泰最痛恨宗教偏执,因为它完全建立在愚蠢的迷信基础上。伏尔泰也常常抨击世俗国家实行专制统治。特别是他认为英国的议会制度比法国的专制制度更可取,同时国家的政策导致无意义的战争时,这些国家的行动就是犯罪。

伏尔泰作为乐观主义启蒙原则的宣传家使他的思想——通过“清除丑行”使人类迅速向前发展对那一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思想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腓特烈二世(1740—1786)素有实行“开明专制”的美誉,据他说:“君主并非绝对的主人,而只是国家的第一仆佣。”他推崇法国的启蒙思想,自称是伏尔泰的朋友和庇护者。他说自己“论秉性是哲学家,论职责是政治家”,他主张哲学家与君主共同治国,而“治理良好的政府应该有一个体系,其条理性就如同哲学体系一样。”他还爱好音乐,善写诗词,高谈阔论地评论文学,甚至请伏尔泰教他用法文写作。他开办学校,奖励科学,扶助艺术,重视教育,从任何方面看,他都是“开明君主”的典型,因此深得法国哲学家们的赞誉。从治国思想看,他标榜科学与理性,并且表白自己的统治是合乎科学与理性的。

——摘编自《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


(1)根据材料,说明腓特烈二世是“开明君主”的典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腓特烈二世实行的“开明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