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的历史学家开始以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来记述美利坚民族成长和立国的进程。1799年华盛顿去世后不久,《乔治·华盛顿的生平与难忘的活动》等韦籍一经出版便风靡一时。华盛顿逝世半个世纪后,他一直彼看作是民族的象征、“祖国的救星”,甚至被奉若神灵。

19世纪中后期,标榜“客观主义”和“科学方法”的朗克史学流派,注重写“人民的历史”的史学思潮在美国影响越来越大。南北战争后,美国史学界出现了一股寻求华盛顿“真实面貌”的思潮,关于华盛顿的新史料不断被挖掘出来。他们认为华盛顿如常人一样是“一个受人类的弱点制约的人,一个受人类欲望支配的人”。华盛顿经过这番“暴露”之后,他的真实面貌和历史价值更为世人所知了。

——摘编自余志森《美国学界华盛顿研究之演进》

对19世纪美国史学研究中华盛顿形象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表述成文、主旨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3-28更新 | 291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农村某地不同时期流传的顺口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年铁树开了花,农民土地回老家。翻身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切权力归农会,农民当家做主人。天下农民是一家,团结起来斗恶霸。

材料二   互助虽比单干好,合作更比互助强。人多力量大,蓬柴火焰高。男女平等,同工同酬。

材料三 敞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队长是个好“挞耙”,会计要当红管家。吃饭不要钱,干活不计工,集体办食堂,群众少操心。

材料四   “包”字坐天下,勤快发了家。联产如联心,联到工农兵。出工不用喊,上工不等伴,做工比着干,收工个人管。

——摘自湖北某地《唐林村志》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有哪些史料价值。
3 . 公车上书了没?

材料一   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说:

“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

材料二   当代学者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

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茅海建认为: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1)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点所依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茅海建观点的看法。
2020-02-01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高三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抽样测试(二)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丰富。

表历史笔记资料表

作者书名内容
北朝)杨衡之《洛阳枷蓝记》展现了北巍都城洛旧四十年间的政治大事、中外交通、人物传记、市井景象、民间习俗、传说轶闻,书中亦有不少神异鬼怪故事。然其遗闻艳事,颇足以朴史采(盘书)存史摅。
(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载禄山诸事,文辞灿然,叙述颇详,而不免于琐杂,然新、旧《唐书》《资治通鉴》所记禄山事,亦不能舍此而他求也。
(寒)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自都市、坊市、风俗、典礼,靡不该载。如此之类,皆可以互相考证,订史时氏(史家)之误。

——选编自姚继荣《唐来历史笔记论丛》


阅读上表,归纳历史笔记的特点,简述你对历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认识。
注:史料价值是指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因史料种类、来源、形式等不同。其价值也不同。

2017-05-04更新 | 334次组卷 | 7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考古公开课

材料一:兔子山遗址竹简:“秦二世诏书”“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元年与黔首更始,尽为解除流罪,今皆已下矣,朕将自抚天下。吏、黔首,其具行事已,分县赋援黔首,毋以细物苛劾县吏,亟布”。(竹简正面)以元年十月甲午下,十一月戊午到守府。(竹简背面) 秦二世诏书木牍。


   
                          秦二世诏书木牍

材料二:《史记》:“(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作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立子胡亥为太子。”

材料三:《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之《赵正书》中记载:昔者秦王赵正(即秦始皇) 出游天下,至白人(柏人)而病,病笃,喟然流涕长太息,谓左右曰:“吾忠臣也,其议所立”。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材料四:吕思勉在《秦汉史》提出“古太子皆不将兵。使将兵,即为有意废立,晋献公之于申生是也。扶苏之不立,盖决于监军上郡之时。二十余子,而朝亥独幸从,则蒙毅谓先王之举用太子,乃数年之积,其说不诬。”


(1)指出上述材料的史料类型。
(2)依据材料,围绕“秦二世是否是秦始皇的合法继承人”的话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合理)
2023-05-2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杜甫有云:“家书抵万金”,而历史人物的家书则是有关历史事件比较特殊的史料。阅读下列两封家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427日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与妻书》

意映(注:林妻名)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材料二   192511月,奉军将领郭松龄向全国发表《反奉通电》,并将原奉军第三方面军改称为东北国民军。林觉民的堂兄,即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出关反奉途中受到奉军袭击,中弹身亡。1227日梁启超在《致思成书》中将这一噩耗告知了远在美国的梁思成和林徽因。

今天报纸上传出可怕的消息,我不忍告诉你,又不能不告诉你,你要十二分镇定着,看这封信和报纸…林叔叔这一年来的行动,实亦有些反常,向来很信我的话,不知何故,一年来我屡次忠告,他都不采纳。我真是一年到头为他捏着一把汗,最后这一着真是更出我意外。……


从林长民、林觉民兄弟的抉择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7 .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隋炀帝之死的不同说法

出处相关内容
《隋书》
(唐代官修史书)
(叛将宇文化及)令将帝出江都门以示群贼(指叛乱将士),因复将入。遣令狐行达(宇文化及的部下)弑帝于宫中
《炀帝海山记》(宋代传奇小说)时中夜,闻外切切有声。(隋炀)帝急起,衣冠御内殿。坐未久,左右伏兵俱起,司马戡携刃向帝……帝入内阁自绝
《资治通鉴》
(宋代官修史书)
贼欲弑帝,帝曰:“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取鸩酒来!”文举(指叛将马文举)等不许,使令狐行达顿帝令坐。帝自解练巾授行达,缢杀之
《隋唐演义》
(2003年出品电视剧)
李渊派其子李世民、李元霸前往江都。李元霸对李世民说:“父亲此次派我们去,主要是看看皇帝死了没有,如果没有死,就将其杀死。”此时士兵通报:宇文化及亲手杀死了隋炀帝

(1)关于隋炀帝的直接死因,上述材料中有哪三种说法?你是如何看待这些说法的可信度,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道光帝的慕陵在清陵中规模最小,以下是修建陵墓的简介

介绍相关史料(均选自《清实录道光朝实录》
道光元年(1821年)到道光七年(1827年)在清东陵修建宝华峪陵寝       道光二年谕:“我朝自开创以来,敦尚淳朴……一切工程,务从朴实……(地宫)内之经文佛像,及二柱门,俱行裁撤”
道光十一年(1831年)因宝华峪陵寝渗水,又改在清西陵建龙泉峪陵寝(后称慕陵),道光十五年(1835年)全部完工道光十一年谕:“因地制宜。一切俱从简约……明楼、穿堂诸券、琉璃花门、石像生、俱著撤去。”
道光三十年(1850年),临终前下令,不再按惯例修建圣德神功碑及神功碑楼(注:惯例是皇帝死后,由后代立碑记述皇帝功绩)       道光三十年谕:“在朕则何敢上拟鸿规,妄称显号,而亦实无可称之处,徒增后人之讥评,朕不取也(指不修神功碑)。”

材料三   慕陵有三座楠木殿,是整个建筑群落中最为绚丽多彩的建筑,全部采用木料中的珍品金丝楠木建造。三殿共雕刻木龙1276条之多,在皇陵中独一无二,就是在紫禁城中也难以看到。据统计,建造慕陵共耗银240多万两,比壮丽的乾隆帝裕陵还多37万两。

——赵金皎《风格独特的清慕陵》


(2)《清西陵介绍》一文称:“由于道光皇帝在位时曾有鸦片战争失败,所以修建陵墓时少建了明楼、神功碑楼等很多建筑,显得规模很小”。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0-08-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8 . 人痘、牛痘三千多年来,天花一直是人类面临的疫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的一大祸患。在现代牛痘疫苗使用之前,传统社会普遍采用人痘接种。在印度,主持人痘接种的是以婆罗门种姓为主的接种员,他们被看作是天花女神的供奉者,是祭司和医生的结合体。他们拥有固定的客户群体,接种率大约为印度人口的21%,形成了“完整”的人痘预防模式。

1802年英国殖民者将爱德华.詹纳发明的牛痘接种模式作为“理性和科学的代表”及实施“文明教化”的手段引入印度。他们认为“作为政府的税收来源,这里的每一条生命,每年的价值可达八先令;将牛痘疫苗与空气一样,免费授予印度民众,这将增强英国统治的合法性,是英国人道主义和对印度人民仁爱的象征;因此无论从慈善还是金钱的角度来看,拯救印度人的生命都是值得的”。印度严格的等级界限与女接种员的缺乏、高温潮湿的环境及大部分印度人把牛痘接种视为“恶意的英国人与受到侵犯和破坏威胁的印度人及其神圣事业之间的冲突”,从而引起.民众对牛痘接种的自发抵制。1850年殖民当局将人痘接种定性为“谋杀性交易”。接受西式教育的印度新式知识精英及其影响下的媒体是西方医疗事业的坚定支持者。通过一段摘引自古代医神檀梵陀利的文献,以及一首以梵文书写在旧纸上、据说是被发现的关于牛痘接种的短诗,印度知识精英利用自身的威望和能力巧妙地提出了牛痘疫苗实际上是人痘疫苗的一种改良或变种,在接种牛痘疫苗时,也应该怀着崇敬、信仰和纯洁之心举行宗教仪式。与此同时殖民当局收编人痘接种员组成了牛痘接种队伍。在天花肆虐的背景下,在确保生命安全与坚守宗教和传统之间,牛痘疫苗得到了有利的推广。

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这一现象,提出各自观点

科技史视角牛痘疫苗接种在印度的推广对推动现代医学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
社会史视角从印度民众对牛痘接种的反应,表现出在牛痘接种中,普通民众与精英的互动关系。
殖民史视角牛痘疫苗接种是西方殖民医学的典型代表,是英国殖民统治的工具。
全球史视角比较牛痘疫苗在欧美各国的传播和阻碍,凸显印度作为东方国家在疫苗传播方面的特殊性。

——王磊、申向洋《冲突与妥协:传统文化与英属印度牛痘疫苗的推广》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为以上四个研究视角提供依据。这一话题是探索殖民时期印度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切入点,说出你的看法。
2023-01-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体育观念的形成

人类历史上“体育”观念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其形成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16-17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们打开了一扇认识“自我”的窗口。机器和工厂大量出现,庄园体育、乡村体育随农村人口一同进入城市,“身体”获得解放的普通人有了娱乐时间。当时的狂欢节流行绕圈赛、赛马和竞走比赛,体育成为“去身份化”的大众项目。17-18世纪,学校引入打猎、游泳、爬山、赛跑、跳跃等体育活动。进入19世纪,学校加入更多项目,建立起“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的新观念。

我国古代没有“体育”的概念,它作为专门术语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从日本引入的。当时常与“体操”混用。1912年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提出“体操课应注意兵式”,即军事训练。北京四存中学每周安排2学时体操课。1923年,中学课程中的“体操”改称“体育”。中国大众传媒广泛报道各类体育活动,其价值主要定位在“增强体质健康”与“为国增光”。

——摘编自刘桂海《“体育是什么”:一个概念史的考察》等体育观念的形成带有时代络印。


结合材料有关欧洲或中国的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10 . 百年征程

20216月,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在北京开馆。展览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讲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主题如下:

第一部分   建立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第二部分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第三部分   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部分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以下为展出的部分展品:



依据材料,从上述展品中为四部分展览各选择一件对应的展品(也可以推荐其它展品),并从中任选一件,结合所学分析该展品对体现所属部分主题的价值。
2022-01-20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