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丰富。

表历史笔记资料表

作者书名内容
北朝)杨衡之《洛阳枷蓝记》展现了北巍都城洛旧四十年间的政治大事、中外交通、人物传记、市井景象、民间习俗、传说轶闻,书中亦有不少神异鬼怪故事。然其遗闻艳事,颇足以朴史采(盘书)存史摅。
(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载禄山诸事,文辞灿然,叙述颇详,而不免于琐杂,然新、旧《唐书》《资治通鉴》所记禄山事,亦不能舍此而他求也。
(寒)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自都市、坊市、风俗、典礼,靡不该载。如此之类,皆可以互相考证,订史时氏(史家)之误。

——选编自姚继荣《唐来历史笔记论丛》


阅读上表,归纳历史笔记的特点,简述你对历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认识。
注:史料价值是指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因史料种类、来源、形式等不同。其价值也不同。

2017-05-04更新 | 33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4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从不同史料对同一战役的记述中,可以探寻出一定的历史规律。下面是几段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

材料一   曹公已临其境……(备)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

——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操笑曰:“公覆(黄盖字)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

——罗贯中《三国演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影响赤壁之战胜负的因素,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因素”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人类文明交流史料(部分)

区域时间史料
非洲公元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公元前5—公元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1750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亚洲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践行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为主题,从经济、文化、制度交流中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5-06更新 | 22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近代英国儿童福利制度有关内容。

时间

儿童福利制度

16世纪以前

儿童福利的对象主要是贫困和流浪儿童,而实施的主体是教会慈善组织

1802年

颁布《学徒健康及道德法案》,规定禁止纺织厂使用9岁以下儿童,学徒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并禁止从事夜班劳动

1899年

颁布《预防虐待儿童和保护儿童法》,第一次使政府介入父母子女关系,将虐待和忽视儿童认定为法定的犯罪

1944年

颁布《教育法》使学校健康服务成为地方当局的法定责任

1974年

学校健康服务并入国民健康服务体系,这是20世纪英国历史上的一项规模宏大的健康工
程,有力保障了学校儿童的健康,在英国公共健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庞媛媛《英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历史嬗变及特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3-04-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长达八九十年的中国古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中,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史料的解释不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分期见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和魏晋封建论。西周封建论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为代表范文澜在1940年发表《关于上古历史阶段的商》即倡导此说。战国封建论的领军人物是郭沫若。杨宽吴大琨、田昌五、白寿彝、林甘泉等学者也赞同此说。魏晋封建论的崛起,是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古史分期讨论的一个突出现象。此论以尚钱为代表,主要支持者有王仲荦、何兹全、日知、王思治等人。

——于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争》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封建说的观点(亦可独立提出其他观点),并用中国古代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从史出。)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解释是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摘编自陈永康《13次新中国三军大阅兵》等


阅读材料,提取两次阅兵相互关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做出历史解释。(要求:解释须有明确主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顽强生命力的优秀思想文化。它包括从远古到鸦片战争以前形成的古代优秀文化和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形成的近代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主要有两点理由:从文化积淀来说,“积淀”是一个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持续过程;相对于“现代”来说,“近代”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中国近代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化发展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就在于它能不断吸收新的血液(包括外来文化)。

——摘编自程潮《中国近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近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演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事件应对方法
咸丰元年(1851年)八月二十日黄河于江苏丰县北岸决口吏部侍郎胜保奏折写到“河决未复,数郡为鱼”“数十万赴工之人,非失业之徒,即游手无赖,入春以来,以工代赈.故亦粗安。今工歇,而因庐犹然巨浸,穷无所归,岂能待毙?"“脱枭黠之魁,起而倡之,指臂一呼,豺狼四合,恐朝廷旰食(指勤于政事),南顾不遑(闲暇)。”
1932霍乱疫情波及全国国民政府中央卫生署积极应对,分赴各地指导防疫。上海、天津、南吕等地政府积极推进疫苗接种,死亡率较低。《大公报)载:“陕甘地处偏僻,医疗设备向极简陋”“政府防止不力,对防疫经费毫无充分接济”“外县方面,即欲求一二简陋之西医院.更属不易”。
1976728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陕西省志·地震志》记载:“85日,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地市相继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西安市动员了2500名民兵组成了63个担架队,集结车辆860多台”“先后接得了216315名伤.病员,支出经费180.8万元。”《辽宁省志·地震志》记载:“震后,锦州市立即派出166人的医疗队去唐山救护”“向唐山支援药品、食品、日用工业品及防震建筑物资250余种,1220吨,价值52万余元”。

——摘编自《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灾害应对”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7-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抚吉三市十一校2023届高三7月联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   美国的熔炉政策“迎合了当时工业化时期的“大美国'思潮和移民实现“美国梦”的幻想”,主要在于促进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民族属性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融合成为具有“美国信念”的美国人,要求移民从语言、文化、政治行为到精神完全接受美国传统的“美国化”。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不同移民群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认同和美利坚民族的身份认同,形成了新的美国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最早源于对美国熔炉政策的批判,它伴随着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民族政策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主要强调的是不同价值观的共存,认为少数族裔具有权利,把少数族裔的生活方式看成是合法的,甚至是需要的参与社会的方式,反对少数族裔在地位和待遇上的不平等。上世纪70年代以后,成为影响较为广泛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与政策。

——彭朝花撰《美国民族理论历史与现实探究及相应启示》


根据材料关于处理民族(或种族)关系的不同理论、政策,并结合相关史实,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罗素把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别作了对比。指出“中国人的生活目标与白种人为自己确立的生活目标截然不同。所有权,维护自我和支配他人,是西方民族和个人梦寐以求的目标。由于中国人认为维护自我和支配他人是罪恶的,这对于我们西方人与中国人打交道带来一种确实的好处。中国人本质上有一种宽容和友好的态度,他们表现出谦恭有礼,并希望别人礼尚往来。”他热切地期盼中西两大文明互相取长弃短,获得双赢,这种态度同两百多年前的伏尔泰等人的态度如出一辙,伏尔泰强调中华文明“尚和”而鄙弃争夺的价值追求,把它视为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摘编庞卓恒《尚和与尚争:中西传统文化主导价值歧异和现代交融趋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西文明的冲突或融合为线索,拟定一个主题,并通过世界或中国近代相关史实加以阐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