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72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好纲》的社论。

首次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410日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工作。53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肯定了邓小平的意见。

813-925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恢复考试,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

19783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510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日,《光明日报》转载此文。

12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摘自唐培吉《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共中央指导思想拨乱反正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11-09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零诊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东北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办的报刊,于1945111日在沈阳正式创刊。194673日《东北日报》发表社论,题为《发扬马斌式的群众工作》。社论介绍了马斌作群众工作的先进经验,号召工作队员要学习马斌深入接触下层,解决群众疾苦,发动群众自己起来斗争,而不是包办代替的工作作风。

1947112日报道,黑龙江军区一年来剿匪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主要战斗321次,毙伤土匪4000.多人,缴获8000余支枪和大批物资。

1947814日《东北日报》载文报道,土改运动中有6290824名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得5031908.土地,人均8亩。

1948729日发表社论《再论公开建党》,指出公开建党,这是我们党的建设上一个有历史意义的转变,直接发挥群众力量来帮助我们发展党员,监督党员,以便适时地建立一个强大的群众性的党,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领导群众胜利前进。

1949114日《东北日报》报道,据东北政委会民政部的统计,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参加前线服务的民工达3078931人,担架288663副,大车251067辆,马776675匹。

——摘编自刘迎红、贾诚先《1945年~1949年<东北日报>的档案史料价值》


从材料来源、材料内容及历史逻辑联系等方面提取信息,并分别说明其对研究东北解放战争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0-12-06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类别部分代表性资料内容
文集《孙中山全集》《毛泽东选集》《蒋中正全集》《胡适全集》《鲁迅全集》经过整理的著作与文稿集合,人物生平记录等
口述《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回忆中央苏区》《回忆毛泽东》《胡适自述》《鲁迅回忆录》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回忆,人物访谈记录,人物自述与他人的回忆等
报刊《申报》《大公报》《晨报》《新青年》《湘江评论》《向导》政治评论、新闻、文艺、物产证券行情、广告、启事、征婚离婚信息等
档案故宫清史档案、北洋政府档案、国民党党史会档案、中国共产党档案制度会典、 会议记录、政府文件、电报与密电、布告、手稿、函件等

——据白寿彝 (中国通史》等资料整理


根据材料信息,分别说明上述四类材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2021-01-08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论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于这一史学研究方法,梁启超认为诗古文辞、小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史料,善于治史的人往往能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于非事实中见出事实”;陈寅恪也曾提出:“小说等虽然有很多疏漏错误的地方,但是具有通性之真实。”

——摘编自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任选一篇或多篇你熟悉的文学作品,采用“文史互证”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历史层面对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文章篇目,史论结合,阐释清晰)
2024-01-03更新 | 102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党的十九大后,明确提出“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下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关于调查研究的相关史料信息。

时段概况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作为调查研究先行者的李大钊率先提出“到民间去”的口号。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将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中国国情的工具,探索革命之路。
1)基于调查研究,将工人农民视作革命基础力量。(2)通过调查研究,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利用调查研究,开展自我革命并形成学习教育制度。
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在根据地局部执政以及在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全面执政初期,为解决如何发展生产、如何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等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许多大型调查。
1)基于调查研究适当调整土地政策。(2)将调查研究作为重要方法完善民族工作。(3)以科学的调查研究保障科学民主的决策。
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1)经济发展层面调查研究的启动助推出台改革开放政策。(2)政治层面的调查研究铺垫了党建总体设计与规划。(3)各项专题调查研究擘画科学发展蓝图。

——摘编自董海军《中国共产党百年调查研究的三重逻辑:历史、理论与实践》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围绕“调查研究”,自拟一个具体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观点加以阐释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2-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人类文明交流史料(部分)

区域时间史料
非洲公元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公元前5—公元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1750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亚洲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践行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为主题,从经济、文化、制度交流中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5-06更新 | 225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北新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变式训练历史试题
7 . 杜甫有云:“家书抵万金”,而历史人物的家书则是有关历史事件比较特殊的史料。阅读下列两封家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427日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与妻书》

意映(注:林妻名)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材料二   192511月,奉军将领郭松龄向全国发表《反奉通电》,并将原奉军第三方面军改称为东北国民军。林觉民的堂兄,即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出关反奉途中受到奉军袭击,中弹身亡。1227日梁启超在《致思成书》中将这一噩耗告知了远在美国的梁思成和林徽因。

今天报纸上传出可怕的消息,我不忍告诉你,又不能不告诉你,你要十二分镇定着,看这封信和报纸…林叔叔这一年来的行动,实亦有些反常,向来很信我的话,不知何故,一年来我屡次忠告,他都不采纳。我真是一年到头为他捏着一把汗,最后这一着真是更出我意外。……


从林长民、林觉民兄弟的抉择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又称满城汉墓)中出土一件铜鸠杖首,作鸠头形,长喙,圆眼,当为鸠杖之首饰。在《风俗通义从论衡从后汉书·礼仪志》等文献中都有关于汉朝赐鸠杖以示尊老的记载。1959年考古队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3根精美鸠杖,还伴有“年七十受王杖”的木简10枚。汉景帝时,赐老年人“鸠杖”,明确肯定了“高年”的特权。汉成帝时,进一步将“高年”的岁数从80岁放窗动7岁救,明明肯定了杖者无官爵,但其地位亦相当于六百石官;其持王杖若天子使者持节,可出入官府,行走于驰道;殴辱杖主按大逆不道论罪;市场买卖,持杖者不缴纳赋税。

——摘编自吴杏全《从满城汉墓出土文物谈灿烂的汉代文明》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简述刘胜墓出土铜鸠杖首的史学价值。
2022-03-1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好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有识之士,一方面警觉到现代文明已经面临衰败,另亠方面也谛视中国文化传统,寻找可以与现代文明互补的因素。目前,很多西方人士已经发现,至少在养生方面,中国传统中的生活态度足以挽救西方往往走极端的偏差。由此起步,可能在人生意义、生命价值、利用厚生等种种角度,都会有人发觉,融合中国与西方文化,或建构新的文明体系,是全球人类共有与协作的根本。

——引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观点。(要求:对材料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不得照抄材料;史论结合)
2020-01-10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