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历史学家沈刚伯(1896-1977)认为,史学发展变化的规律主要基于社会是否动荡,这种动荡被称作“世变”。史学随着物质环境的日新月异而变化,每当后世世变,时人便企图从历史中寻求世变之由,求之不得,便翻新历史,对历史进行新的解读,于是每个时代都有根据其时代精神产生的史书,“世变愈急,则史学变得愈快;世变愈大,则史学变得愈新”。这些时代精神指导下的史家在著史时添加新的符合该精神的史料和线索,寻求历史事件中新的联系与影响,建立新的体例与治史方法,形成的新的著作又随着世变而不符合新的时代精神,史学便周而复始地随着世变下产生的时代精神而发展进步。

——摘编自安琪《沈刚伯史学研究》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6-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示范高中(四平一中、梅河口五中、白城一中等)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协商民主并非西方民主理论与实践的专利,中国协商民主是对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之一。由于中西方阶级基础、政治文化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条件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协商民主在中国与西方语境下是两种本质上完全不同的民主,但在实践中两者所追求的精神、价值与体现出来的一些原则具有某种契合性。西方协商民主在客观上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发展的思路,对于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深入发展起到良好的借鉴意义与价值。

——摘编自郭小聪 代凯《试论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西方协商民主”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博物学的兴起改变了西方人看待自然的方式,物种知识的产生和流行亦在商业、生态和政治文化方面引发跨国连锁反应。大熊猫作为博物学兴起后被重新“建构”的新物种,逐渐受到世界普遍关注。

清嘉庆、道光年间因大熊猫毛短、肉不可食,当地人视其为无用的怪物,称其“腹无五脏,唯一肠,两段差大,可作带系腰”。当时,四川汶川瓦中深沟中有很多大熊猫。
19世纪—20世纪30年代大熊猫被重新定义新物种后,欧美国家都希望得到大熊猫,用于研究和增加展览的门票收入,大熊猫全球贸易兴起。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四川瓦寺的大熊猫已被猎捕殆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对外国人来华采集标本进行严格管理。1939年后,转变为禁止采捕。
1941年—1949年作为国家间友好关系的象征,1941年宋美龄赠送两只大熊猫表达对“美国援华联合会”的感谢。有管控的物种交流也有利于保护大熊猫物种。
1949年—1982年1957年,新中国向苏联赠送大熊猫。
1982年—1994年中国政府从1982年开始停止赠送大熊猫出国,而采用巡展和租借方式。大熊猫成为创汇大户。
2018年我国已建立67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同时启动了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的放归研究。

——摘编自姜鸿《科学、商业与政治:走向世界的中国大熊猫(1869—1948)》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大熊猫的价值”这一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盘尼西林又称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一般的肺炎、肺结核,就能致人死亡,直到盘尼西林的出现。

时间

盘尼西林发明及应用

盘尼西林的价值

1928年

英国科学家佛莱明意外发现青霉菌可以抑制引发气管炎、伤口化脓等各种炎症的葡萄球菌。因无法量产,未受重视而搁浅。 盘尼西林被认为是二战时期26项技术革新中最重要的发明。完全改变了人类与传染病之间生死搏斗的历史,挽救了数以千百万计的生命。

1943年

美国制药公司发现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盟国各国未自主研制,基本都是从美国手中获取。

1944年

在美国的援助下,中国第一个卫生防疫机构——中防处研制出第一批国产青霉素,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2001年

中国的青霉素年产量已占世界青霉素年总产量的60%,居世界首位。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提出两个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制度问题是国家治理中的根本问题,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实现制度现代化;制度现代化是一个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和逐步定型的过程。确保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权利,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价值指向;民主既是一种国家形态,又是一种国家形式,从根本意义上说民主就是国家治理,与国家发展状态和国家命运有机联系在一起。民主与法治不可分割,制度现代化与法治现代化相辅相成,统一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部实践。

——摘编自包心鉴《制度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与指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外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时期人物内容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倡孔教与基督教抗衡。康有为组织圣教会,梁启超设立保教会。提出“保国、保种、保教”
辛亥革命时期邓实、黄节章太炎成立国学保存会。提倡研究国学,保存国粹,提出了“保种、爱国、存学”口号
新文化运动时期杜亚泉梁漱溟中西文化可调和互补,却不能彼此互代。肯定民族文化独立的体系与价值。

——据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整理


上表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