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五代以来,战乱频仍,官学普遍废弛。 北宋初年,朝廷仍然忙于统一战争,没有余力兴办教育。士子如欲求学问道,多依靠私人教育。下表是据各种地方志统计的各省新建书院数量:

地区数量地区数量地区数量
直隶3所江苏4所安徽4所
河南5所浙江4所湖北3所
陕西1所福建3所湖南8所
山西1所江西23所广东4所
山东4所安徽4所四川4所

——摘编自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

材料二清末学堂在横向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普通的大学堂(含分科大学)、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二是优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三是专习专科知识的高等学堂、中等学堂和初等出中等学堂。除此之外,还有进士馆、仕学馆和蒙养院等。从纵向上看,可分为五级:初级学堂、中等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通儒院。1901年清廷颁行了《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之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奖励。1903 年张之洞等人遵旨重订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学堂毕业生选官的基本原则。科举被停废后,学堂选官制度遂成为清末选官的“正途”。

——摘编自刘为勇《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书院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学堂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晚清名流孙宝瑄在日记中写道:“风气至今,可谓大转移。立宪也,议院也,公然不讳,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几等口头禅,视为绝不奇异之一名词。”该日记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A.《资政新篇》的颁行B.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C.清末“新政”的实施D.晚清政府的第一次自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发展特征
2022-12-23更新 | 213次组卷 | 6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20世纪初刊登于《申报》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意在说明(     
A.预备立宪实为加强君主集权B.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C.清末新政客观推动了近代化D.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第一部民法典,是清政府在实行新政的过程中迫于时局变化与内外压力,融合西方资本主义民法原则与中国传统礼教民俗,于1908年着手纂订、1911年出台的《大清民律草案》。其内容共计51569条,初步形成了独立系统完整的民法典。

以下是《大清民律草案》关于离婚规范的内容节选

1359条:两相自愿,可以离婚,但男不满30、女不满25,必须要父母允许。

1362条:规定重婚(实际上主要针对女方适用)妻子通奸、丈夫奸非罪判刑、虐待等共九条事由可以诉讼离婚。

1366条:“两愿离婚者,离婚后子之监护,由父任之(即父亲有优先监护权)。未及五岁者,母代任之。若订有特别契约者,按其契约。”

1367条:同自愿离婚条,“但审判衙门得及其子之利益,酌定监护人。”

1368条:“两愿离婚者于离婚后,妻之财产仍归妻。”(诉讼离婚也适用此条)

1369条:“应归责于夫者,夫应暂给妻以生计程度相当之赔偿。”(离婚损害赔偿)

——摘编自张银丽《〈大清民律草案〉之亲属法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清民律草案》中关于离婚规范条例体现出来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清民律草案》制定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末,随着统治危机加深,清政府开始了选官制度的变革。1901年,清政府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1903年,清政府拟定《约束鼓励游学生章程》,对录用留学生的办法做了详细的规定。之后,学部确定每年八月为留学生考试月份,考试的结果分为三等,最优等者被给予进士出身,优等、中等者被给予举人出身。1905年,清廷又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908年7月22日,为了规范咨议局职权和议员选举,清政府批准了《各省咨议局章程》及《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次年9月,又颁布了《资政院章程》,规定资政院议员分为钦定议员与民选议员,钦定议员主要由具备一定身份或者条件的人担任。尽管这些举措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最终停止,但却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做了一些铺垫。

——摘编自许卓《试论清末选官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选官制度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7年,清政府通过《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规范了女学制度,在这之前创办的女学大多为私人所办,章程发布之后,公立的女学得到了发展,各地创办学堂,并将“天足”作为入学的必要条件。这反映出此时(     
A.工业化对劳动力的要求提高B.新政推进了风俗改良进程
C.已初步具备施行宪政的条件D.妇女地位获得了较大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1年7月,清政府按照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在六部之前,设总理大臣一名,会办大臣及会办大臣兼尚书各一人,内设各司分别执外交、通商、路矿、关税、邮政、海防等事务。这说明清末中央机构改革(     
A.致力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B.迅速摆脱了内外困境
C.旨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体现了半殖民地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袁世凯、张之洞等的奏请和立宪派的压力下,清政府于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有4人,被称为“皇族内阁”。此举(     
A.意在促进传统政治转型B.根本上冲击了专制政治
C.壮大了革命反清的势力D.提高了内阁的运行效率
2022-10-06更新 | 3318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1年1月、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发布《变法上谕》。开篇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益可知、著于《论语》。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从材料可得知(     
A.不会彻底变革生产关系B.慈禧对戊戌变法态度转变
C.“西学东渐”影响有限D.变法图强已成为时代主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