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西周礼乐制度把“敬德保民”与“天命”联系在一起,要求君王“受天永命”,必须具备天子的品德,成为天下臣民的表率,从而使百姓安居乐业。这表明当时(       
A.宗族内部关系并不融洽B.周王行为受到约束
C.周王需要天下百姓爱戴D.王室权威地位确立
2022-06-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所示为《尚书酒诰》的若干记载,讲述了周成王时,在周公之弟康叔被封于殷都旧地以建立卫国的册命仪式上,周公对卫国君臣的训诫。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要求大意
“无彝酒”只有祭祀才能饮酒
“戒缅酒”强行断绝沉湎于酒
“执群饮”聚众酗酒的周人一律格杀,殷商遗民经教育不改正者亦格杀
A.周成王的权威遭到挑战B.殷商遗民反抗意识强烈
C.礼崩乐坏现象引发关注D.礼法并用思想得到运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商代,商王把“神明”作为信仰,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牢牢地将“权、势、术”演绎着。西周时期,周王为大宗,通过大量的封藩建卫来巩固其统治,同时把以血缘文化为体系的“礼”文化传播于王朝之内,这些现象反映出商周时期(       
A.以德治国理念不断成熟B.宗法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王权政治色彩较为浓厚D.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走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卿、大夫、士者,图事之臣也,不任贤,无以治天下之事”。该材料表明殷周制度中(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现象B.家国同构的政治特色
C.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关系D.世袭和选贤的一致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夏商时期,西南族群身份或夷或蛮,多以血缘关系聚居,巴蜀地区在政治上具有区域性质而无疆域的性质;战国末秦汉时期,汉族始大量进入西南地区,巴蜀脱离夷的身份,以巴蜀为地望出现“西夷”“南夷”合称的“西南夷”身份,政治上西南地区已具有疆域的性质。这说明
A.秦汉大一统的形成B.国家观念认同增强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地缘政治思想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商周时期的各级贵族普遍生活于“族”组织之中,并由此构造了“王国——方国(诸侯)——大夫”这样一种由上而下的国家结构。这表明商周时期
A.地缘政治格局形成B.血缘政治高度盛行
C.等级尊卑秩序严格D.国家权力趋于分散
2022-05-09更新 | 9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传说“虎啸能生飓风”。如图是后母戊鼎的耳廓纹饰——虎噬人头纹,以表达商王与虎通灵,彰显权威,威吓民众。虎纹在西周的兵器、礼器中广泛存在。这种文化现象可以佐证商周时期
A.血腥的奴隶制度B.先进的冶金技术C.神权与王权结合D.血缘是政治基础
2022-04-21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夏商时期的最高统治者皆称王,“天子”之称始于西周。《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这反映出西周
A.开始封邦建国B.天子大宗地位被神圣化
C.重视民本思想D.皇权专制统治开始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先秦帝王称号主要有后、王、天子、帝、皇帝等几种。据考证,后是族长的称号,王是父系氏族部落首领“大人”逐步演化而来,天子则是宗法制度下的家族长,帝、皇帝是祖先崇拜、天神崇拜的产物。据此可知,先秦时期
A.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B.父权至上的文化观念
C.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D.“天人合一”思想观
2022-04-04更新 | 44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召公谏厉王止谤》载:“召公曰:‘…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等级意识B.法制观念C.重民思想D.制衡理念
2022-03-30更新 | 23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新时代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