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和西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1 . 商朝历史之所以被称为信史,最有力的证据是下图中的(     
A.B.
C.D.
2024-03-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9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信息与载体2022年春季疫情再起,丰富的电子资源有力地支撑了在线学习,也提醒我们关注人类史上信息载体的变化。
(1)原始先民通过绘制岩画,记录生产生活状况。以下描绘收割场景的岩画反映当时出现了(     
A.畜牧业B.采集渔猎C.商品交换D.原始农业
(2)进入文明社会后,各地出现了形式各异的书写载体。请将下列载体与其诞生地域相匹配。

(3)中国为世界书写材料的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将下列文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填字母)

(4)下列人物中,改进造纸术使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是(     
A.司马迁B.董仲舒C.蔡伦D.班固
(5)造纸术从中国向世界各地传播。依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①公元2世纪初期,造纸术出现于洛阳。
②造纸术外传的第一站是日本。
③造纸术大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
④造纸术在中古时期传到欧洲。
(6)北宋沈括曾写道:“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赞扬的是(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7)计算机和互联网正取代纸张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这是哪次经济变革的结果?(     
A.农业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信息技术革命
(8)综合以上材料,信息载体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哪些发展趋势?
2024-02-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尚书大传》记载某位历史人物在摄政期间,“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这位历史人物是(     
A.周武王B.周公C.孔子D.商鞅
2024-02-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9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2023-12-24更新 | 78次组卷 | 17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谥号的主题学习。

在历史学习中,小明对中国古代君主谥号的含义及其演变产生了探究兴趣。他首先读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帝王谥号产生于西周而流行于春秋战国。秦统一六国后,认为这种‘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是一种不敬的行为而予以废止,西汉王朝建立后又重新予以恢复。”

——赵志伟:《谈谈皇帝的各种“号”》

1.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小明可能会如何理解谥号产生于西周、废除于秦朝的原因?

接着,小明又通过资料查阅,了解了谥号的含义:谥号是君主死后,根据其生平和地位,为其选择某个评价性的字词。谥号分为美(褒)谥、平(怜)谥、恶(贬)谥三类。为此,小明搜集了一些君主的谥号,并与其生平一一对应。

材料二

君主生平谥号
①____朝,孝武皇帝—刘彻雄才大略,积极有为;好功生事,穷兵黩武武(美谥,威强叡德曰“武”)
②____朝,玄宗—李隆基前期励精图治;后期由治而乱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美谥)
③____朝,嘉靖—朱厚熜荒废朝政,迷恋求仙,禁行海外贸易,内阁首辅更迭频繁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美谥)
④____朝,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开拓版图,奠基中华疆域;乾纲独断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美谥)

2.请帮助小明依据材料二中君主的生平和谥号填写相应的朝代。

小明整理表格时发现,自唐以后的文献多以庙号、年号而非谥号代称皇帝。

3.请尝试解释上述变化的原因。表格所列君主谥号与小明所了解的谥号的依凭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小明为深入研究谥号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的作用,又收集了相关材料,内容如下

材料三   由于谥号具有“褒贬死者,劝勉生者”的作用,(但)选用的谥号……往往是名不副实,甚至是完全虚伪的。

——柳士镇:《谥号、庙号、尊号与年号》(《七彩语文》2018年03期)

材料四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认为:“虽事乖正直,而理合名教,讳之可也。”

——据王杰:《汉代谥法研究》改写

4.综合以上材料,如何认识柳士镇与刘知几观点的不同?
2023-12-13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9高一·广东汕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青铜器主要属于(     
A.农具和酒器B.礼器和兵器C.农具和用具D.兵器和农具
2023-11-27更新 | 182次组卷 | 49卷引用:上海市同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7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物馆准备举办主题为“中华文明巡礼”的展览活动,将如图展品匹配相应展馆。

            

A汉倭奴国王金印B.甲骨令辞C.大雁塔进士提名贴D.驻藏大臣令牌

            

E.青铜器何尊铭文F.晋归义羌侯金印G.郑和宝船大船舵H.内蒙古墓葬壁画“举孝廉图”

(2)观察下列待展品,据此增加一个展馆,你认为新馆应被设置在哪个展馆之后(     
A.先秦馆B.秦汉魏晋馆C.隋唐馆D.明清馆

         

八思巴文《百家姓》壁画《契丹人饮马图》纸币“交子”
(3)为下面时间轴的序号内选择适当内容

A.府州军监B.行省制C.北周D.西周E.察举制F.郡县制G.科举制H.军机处I.尚书台
2023-08-09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调研中,特意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总书记考察时强调,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这体现了(     
A.历史遗址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B.中华文明起源于安阳殷墟
C.历史遗址是历史研究唯一资料D.我国加强对自然遗产保护
9 . 多元文明的联系与交流。

上海博物馆制定了“大博物馆计划”,陆续推出“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和“对话世界”文物艺术两大系列为主的展览。上海某中学的小杨同学参观了多次主题展览,准备将其见闻心得分享给班级同学。以下是小杨同学分享的课件内容。

环节一:展览撷英。

(1)在课件中,小杨未将文物按时序排列,若要将四件文物按夏商周的时序排列,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单选)
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
(2)小杨发现,与中国类似,世界各地或迟或早都选择了以石头作为自己文字符号的载体之一。请将小杨同学选取的文字石刻与文明区匹配。(填写字母)
   


环节二:观点分享。小杨认为:古代文明是多元的,但却从来不是孤立的。区域性帝国的崛起推动了多元文明间的交流交往。为此,小杨同学进行了表格梳理。

(3)请将下列帝国填入表格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E.奥斯曼帝国   F.阿拉伯帝国   
名称制度疆域
①: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大权集于一身。兴起于巴尔干半岛北部,东征灭亡了波斯,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②:皇帝(元首)掌控国家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原本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凭借公民组成的强大军队四处征服,把整个地中海变为帝国的内海。
③: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国王是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④:皇帝是帝国的象征。查士丁尼在位时期,根据历代皇帝颁布的法令,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6世纪一度扩张,先后占领西亚、北非和意大利等地。帝国首都位于君士坦丁堡,成为东西方沟通的桥梁。
⑤: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事务。7世纪开始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等地。中国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帝国传入欧洲。
⑥: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先后征服巴尔干半岛、东南欧、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
共性⑦:⑧:
(4)在如表最后一行⑦、⑧两处,小杨试图分别概括古代帝国的制度和疆域的共性特征,请帮助他完成。
2023-06-27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华夏”探源

历史学习中,“华夏”的称谓始于何时?最初的含义是什么?后来又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引起了某班同学们的兴趣,他们围绕“华夏”的探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1)同学们在调查初期因溯源考虑,找寻了商代卜辞中________的记载,发现了“夏”字,指代夏朝遗民之族群;“华”字像一棵树上满是花枝的样子。(单选)(     
A.陶文B.甲骨文C.金文D.小篆
(2)随后,他们发现《尚书·周书·武成》中出现了“华夏”二字:“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是目前认为记录了“华夏”一词最早的___________。(单选)(     
A.实物史料B.图像史料C.口传史料D.文献史料
(3)为探究“华夏”的含义,他们寻找了更多材料:

A.(西域高昌国)其风俗政令,与华夏略同,……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

——《北史·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

B.臣闻……明王创业,必先(治理)华夏而后(治理)夷狄,广诸德化,不事遐荒。

——《贞观政要·安边第三十六》

C.天监否德,于是命运世祖肇基朔漠,入统华夏,生民赖以安靖七十余年。

——《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十二》

D.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以上材料体现了“华夏”的哪些不同的含义?请简要说明。
(4)自秦朝建立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后,各民族在频繁的交往与交流中,不断认同“华夏”这个民族称号。结合所学,从以下几个时期列举有利于促进民族之间交融的史实各一例:
秦朝:全国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汉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魏晋南北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华夏”探源过程中,有同学认为:对古代史研究最有价值的是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它是通向历史真实的唯一大道,传世文献资料处于从属的地位。这个观点引起大家的争论。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说明理由。
2023-04-13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