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和西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周人青铜器铭文内容中最有特色、最多见的是“颂扬”。西周中期以后的铭文中曾大量出现臣下对君主的颂扬以及属下对上司的颂扬,多见于册命赏赐。但后来,这种因册命赏赐而发的颂扬逐渐消失。材料反映出周代(     
A.礼乐制度逐渐消亡B.王权由强盛到衰落
C.青铜铸造业的变迁D.敬天保民思想丢失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记》

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的初控》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这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回答
(1)材料一分别反映了西周哪两种制度,其作用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比较雅典公民大会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024-04-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B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42次组卷 | 75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周时期,最重要的礼是诸侯册命礼。诸侯虽然可以世袭,但诸侯对周王的臣属关系需要通过特定的册命仪式来予以肯定,诸侯国在最初分封时要经过册封,每一位袭封的诸侯也要由周王重新册命。这表明(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周王朝呈现原始民主色彩
C.礼制有利于维护周天子统治D.周制践行了敬天保民观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早期国家,指的是一种不成熟的国家状态。具体到中国而言,早期国家大致为夏、商、西周时期。当时,虽然出现了以王室为代表的公共权力,但社会组织中的地域关系尚不成熟,还无法取代血缘关系的影响。因此,血缘关系的瓦解是早期国家向成熟地域国家转型的关键。

——摘编自黄明磊《族群迁徙推动中国早期国家转型》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请说明理由。
6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怀疑古书对夏商周三代记载的真实性。随着甲骨文的发现及释读,不仅有力地回应了疑古学者,还再一次印证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对商代记载的准确性。这反映了(       
A.实物、文字史料相互印证具有说服力B.甲骨文是中国较成熟的文字
C.历史研究必须依赖考古发掘D.没有实物印证的历史都有极大争议性
2024-01-02更新 | 158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竹书纪年》中记载:商王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三十四年,王师克鬼方。氐、羌来宾。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五十年,征豕韦,克之”。根据甲骨文记载的粗略统计,武丁时期征伐的方国达81个。这可用来说明(     
A.商朝加强对外服的控制管理B.商王的权力逐渐集中
C.武丁加紧扩张破坏了分封制D.华夏认同观念的出现
8 . 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实为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023-12-07更新 | 635次组卷 | 23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儋州川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商朝统治者推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各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方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与商朝内外服制相比,西周的分封制(     
A.扩大了中央王朝统治疆域B.遏制了诸侯间的攻伐战事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建立起了有效的官僚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2023-11-13更新 | 1007次组卷 | 174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海南卷精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