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和西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盟誓的种类,包括建周过程中的战争动员盟誓、西周早期的分封册命盟誓和西周中晚期的诉讼判决盟誓等。此外,西周盟誓还形成了一套严格而复杂的程序,逐渐系统化、制度化。由此可见,西周的盟誓(     
A.促进了宗法分封的形成B.利于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C.确保了政治秩序的稳定D.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传说黄帝时期有人“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支)”,以“理日月之行,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夏朝后期有很多王以日干为名;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干支象形,商王也多用天干为代号。这说明(       
A.先秦时期对天文星象有初步认知B.古代君主重视记录物候气象变迁
C.中国传统纪年法的发展一脉相承D.生肖与星座影响了古代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商代外服诸侯的“职”,如侯—“为王斥侯”、甸—“治田入谷”、男—“任王事”、卫—“为王捍卫”,诸称主要类于服事的“职”称。西周时期,在此类称呼的基础上形成“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等由内至外排列层次为王畿、诸夏、夷狄的制度。这一发展反映出西周(     
A.借助政治地理区划强化统治秩序B.继承了商遗留的原始部落政治色彩
C.有效拓展诸侯对周王的义务范畴D.形成了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
4 . 古代青铜器主要用铜、锡经烧制、锻造而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禁止出境展览的青铜器文物(先秦至汉)一览表

名称时代名称时代
后母戊鼎(商王祭祀其母戊所制,832.84千克)浙川出土铜禁(94.2千克)春秋
青铜神树(一号树高395厘米)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64.28千克)
子龙鼎(230千克)越王勾践剑(0.875千克)
四羊方尊(34.5千克)铸客大铜鼎(400千克)战国
龙纹兕觥(盛酒或饮酒器,5.9千克)曾侯乙编钟(134.82.4千克)
大禾方鼎(12.85千克)曾侯乙青铜尊盘(约30千克)
铜立人像(180千克)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18.65千克)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7.95千克)西周中山王铁足铜鼎(60千克)
大盂鼎(153.5千克)商鞅方升(0.69千克)
虢季子白盘(215.3千克)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6.25千克)
晋侯苏钟(一套14件)铜车马秦代
大克(贵族名)鼎(201.5千克)齐王墓青铜方镜(56.5千克)西汉
太保鼎(26千克)长信宫灯(15.85千克)
墙盘(墙为纪念其先祖而作,12.45千克)铜屏风构件5
淳化大鼎(226千克)诅盟场面贮贝器
何尊(名叫何的贵族所作祭器,14.6公斤)彩绘人物车马镜(1.46千克)
天亡簋(盛食器,7.6千克)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15.2千克)
伯矩鬲(7.6千克)摇钱树(通高198厘米)东汉
晋侯鸟尊(酒器,7.9千克)铜奔马(7.3千克)
害夫(hú)簋(60千克)
西周逨盘(18.5千克)

——国家文物局于2002、2012、2013年发布

材料二   西汉主要手工业与资源分布情况

——据《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版)

材料能够反映先秦至秦汉青铜器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这些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有学者认为,孝德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和规范,产生于商代;西周宗法吸纳了孝,使孝德除了协调亲子关系外,还对维护宗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儒家对孝的改造,使孝的适用范围从家庭、家族扩大到社会。据此可知,孝德(     
A.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B.旨在维护君主权力
C.成为宗法关系的核心D.社会功能不断扩大
6 . 下图是三个地区的古文字图示。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古巴比伦王国楔形文字“鸟”                    古埃及文字“太阳”                              古中国甲骨文“日”
A.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特征B.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C.三地文字发展体现同宗同源的特点D.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周王分封鲁国于东夷所在,令周公长子伯禽“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分封卫国到商人故土,令卫康叔“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封唐叔至戎狄出没的夏朝旧地,授意其“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此举旨在(     
A.尊重差异促进文化交融B.凝聚宗亲促成家国同构
C.因地制宜实现有效统治D.开疆拓土传播华夏文明
2024-05-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块”(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B.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
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西周时,周王朝在西起宝鸡、东至开封一线广设都邑,建设宫馆并设置官员,供周王巡行时驻跸。周王频繁往返于列都之间,参与祭祀、宴飨、赏赐等活动,安排并检查地方的军事布防,处理重要的人事变动。这些举措(       
A.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建立了垂直管理体系
C.完善了西周的礼乐制度D.开发了王畿周边地区
2024-05-07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夏商周三代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早期国家。以下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甲骨文中对周的记载既有商王可以“令周”,即周是商的属国,也有“伐周”,即周为商的敌国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官僚机构形成
B《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商代统治者秉承民本思想,治理国家
C周公平定殷商旧部叛乱后,把反周的商族遗民迁到今洛阳附近,并将王室子弟分封到这里,作为周的屏障周推行分封制,以巩固统治
D湖北毛家嘴、洛阳下瑶村西周早期遗址都出土了青铜臿(掘土农具),江苏破山口西周墓葬出土一件刃口锋利的青铜镰西周时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A.AB.BC.CD.D
2024-05-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