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材料

①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②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③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

④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⑤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请依次写出这五段材料分别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个学派。
2024-01-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孔子在《论语》中对尧舜极尽溢美之词;孟子则言“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墨子笔下的舜是个农夫、陶工、渔民,因贤能受到尧的赏识推举;庄子则称尧杀害长子,舜流放母弟,“不足以为德”。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彼此之间攻讦不断B.迎合统治阶级需要
C.追求理想化的政治D.秉持不同政治立场
2023-12-02更新 | 37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则进一步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故《墨子》载:“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倡导人人平等B.劳动教育开始普及
C.墨家重视生产技艺D.平民阶层得到发展
2023-12-02更新 | 298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射”是古代“六艺”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礼记》中,有大量关于先秦时期“射艺”的记载: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礼记》

材料二   宋仁宗时期(1023~1063年),朝廷设立了培养能带兵打仗的教育教学场所,即武学。宋代武学的招生途径为每三年招一期,选拔文武官员中谙熟兵法的战略决策者;武学生的生源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入学者需是大臣命官的子弟或门生,或由京城官员做担保的中小地主子弟。武学的教学内容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理论部分以军事理论为主,并且为武学制定了专门的教材《武经七书》;实践部分包括身体训练技术和军事指挥,教学内容经过发展不断完善,朝廷将给学生一定数量的兵卒,让武学生进行实际训练操用,提高他们的军事实践能力即军事知识的运用水平。但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宋代成为中国古代体育衰退的开始。

——摘编自匡丽萍《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的衍变特征及动因研究》

材料三1904年后,随着《癸卯学制》颁行,蒙养院(招收3至7岁儿童)开设游戏、乐歌、谈话、手技、算术、数方、自然等7门课程,与体育相关者2门,分别为游戏和乐歌,并把体育课列为必修课。蒙养院体育课教学比重较大。当时在社会各方力量的推动下幼儿体育广泛开展,每周一般是2~3个课时。由于开明人士和归国留学生对欧洲和日本近代教育理念有着较为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因此积极兴办私立学堂,倡导在蒙养院开设体操课,注重幼儿体、智、德全面发展;同时十分向往欧洲和日本的国盛民强,提倡尚武精神,因此非常看重体操课,有些蒙养院体操课每周6个课时,与国文、算术同。

蒙养院注意培育幼儿健壮的体格,促进幼儿体智德全面发展,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与成才,这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摘编自苏永骏、黄贵《清末幼儿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与近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实行“射艺”教育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设立武学的背景与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蒙养院体育教育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当今中国体育教育的启发。
2023-09-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时期,孔子把“重民”“恤民为德”的主张,发展成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主张。明清时期,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无一不体现“仁”的内核。这些思想(     
A.维护了人民权利B.发展了民主政治
C.改善了君民关系D.体现了民本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春秋时期孔子言论是后世研究其思想的重要依据。
孔子言论摘录表
孔子言论文献出处
孔子素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圣德”,力主“泛爱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雍也》
《论语·尧曰》
鲁衷公问为政,孔子对以“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孔子家语·贤君》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孔子主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表中的言论,反映了孔子(     
A.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主张平均主义B.将富民视为治国安邦的目的
C.倡导为政者减轻广大民众的负担D.规劝为政者应加强教化民众
2023-05-04更新 | 63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孔子“重游”,认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他反对“怀居”、“怀土”,将此心理和行为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标志,并以“游”作为实现士人“求天下安定之道”理想的途径。孔子的这一思想(     
A.折射出诸子思想的交流与融合B.体现出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
C.受到了当时官僚政治的影响D.反映出人才需求增长导致了礼崩乐坏
8 . 下图为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天下之道》,所圈字样为“天下之守者,民心是守”,以下诸子思想主张中,与图片内容反映一致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C.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D.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鲁国定公执政,公室益微弱,定公患之,问政于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也曾回答他人对于“臣”的疑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表明,孔子推崇的君臣之道是(     
A.尊君卑臣B.各尽其分C.君弱臣强D.平等共治
2023-01-10更新 | 35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康德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孔子主张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整个社会严格遵守等级尊卑的伦理纲常制度。然而,他又高扬“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反对以出身贵贱作为判别人才的标准。这表明孔子(     
A.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B.重视教育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C.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D.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