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荀子说:德行必须与职位相称,职位必须与俸禄相称,俸禄必须与作用相称。从士以上就必须以礼乐制度去节制他们,对百姓就必须用法度去统制他们。这表明荀子
A.强调社会等级和谐B.要求重构社会秩序
C.注重维护伦理纲常D.主张实行礼法并施
2 . 《孟子梁惠王上》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这表明孟子主张
A.小国寡民B.君权神授C.重民保民D.依法治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所以“威势可以禁暴,厚德则不足以止乱”。由此可知法家
A.在治国上主张“法主德辅”B.主张严刑峻法强化中央集权
C.人性论观点带有偏激色彩D.认识论不被当时社会认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墨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日: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上之所非,必皆非。”与该观点最相近的是
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B.“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5 . 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嘛。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儒墨法道B.道儒墨法C.儒法墨道D.道墨法儒
2020-12-21更新 | 257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1-201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6 . 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A.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B.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
C.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D.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
2020-12-03更新 | 330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其思想代表
A.新兴地主利益B.富商利益
C.奴隶主利益D.平民利益(小生产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下列选项与该思想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民贵君轻B.节俭、尚贤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宣扬“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他们的共同出发点是
A.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B.铲除周制弊端以加强集权
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为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
10 . 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普教得民心。”这表明他
A.肯定道德教化对统治的重要性B.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C.否定了孔子以德治民的主张D.主张以礼法思想来治国
2020-11-02更新 | 988次组卷 | 3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