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影响深远。下列各项属于法家思想的是
A.天行有常,人道有为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由此可见孟子主张
A.人人平等B.民贵君轻C.性本善D.依法治国
2019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先秦某思想家说:“设法度以齐民,信赏罚以尽能,明诽誉以劝沮。名号、赏罚、法令三隅。故大臣有行则尊君,百姓有功则利上,此之谓有道之国也。”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孟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墨子
2019-11-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104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孟子重心性,强调“独善之心”,荀子重群分,强调“君道隆礼(注:有别于周礼,含法的内容)”;孟子推崇“王道”,荀子推崇“王道”但不排斥“霸道”,主张礼法连用;荀子还吸收道家“天道自然”的思想。据此,可以推知荀子
①奠定了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②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③深化儒家关于“礼”的思想内涵
④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
C.“以德治国”D.“以法治国”
2019-10-14更新 | 193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韩非子·扬权》有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表明韩非
A.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B.主张加强专制和中央集权
C.吸收道家思想形成系统理论
D.倡导地方分权以巩固统一
19-20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曾对战国的诸子百家进行分类,把前几个世纪的哲学家划分为六个学派,以下关于各学派描述匹配正确的是
①这个学派传授古代典籍,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保存者
②这个学派主张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成文法典基础上
③这个学派以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著称
④这个学派学说多围绕“道”这一概念展开
A.儒;墨;法;道
B.墨:法;儒;道
C.儒;法;墨;道
D.道:法;墨;儒
2019-10-07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新东方】浙江省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学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进行了长期的“德刑”之争和“礼法”之争,而最终在战国终世之际,法家的“刑法”思想占居了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这一结果
A.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B.促进了古代法律体系的成熟
C.反映了法治观念已深入人心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
2019-09-05更新 | 817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0年百校联盟高三七月尖子生联考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希望人类回归朴素和安宁,与宇宙及他人都保持和谐,维持人类生存永恒”的新思想。这种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A.孔子、孟子B.老子、庄子
C.墨子、庄子D.荀子、韩非子
10 .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先秦时期的一部著作中出现很多类似于“优柔寡断”、“信赏必罚”、“蚕食鲸吞”等成语。这部著作中最有可能体现了
A.讲求实际功利精神
B.克己复礼的主张
C.事异则备变的思想
D.无为逍遥的方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