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秦朝修筑的驰道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往帝国重要地区,尤其是六国的古都。驰道宽五十步(约69米),路面用铁椎筑土,使之坚实,驰道中央宽三丈(约7米),是皇帝专用御道,驰道两旁民众可以行走。秦朝修驰道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发展全国经济C.加强各地联系D.改善交通状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吕思勉在《秦汉史》中提到:“川、滇、粤、桂之开辟,战国时启其端,秦始皇继其后,汉武帝成其功。”下列各项中,属于“秦始皇继其后”的有
①修筑长城和“直道”   ②在岭南置郡县,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辖
③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统治   ④开辟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 .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A.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B.体现家国同治的特点
C.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D.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长城、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秦长城和隋运河的修建过程在政治上突出体现
A.专制主义体制的消极性B.中央集权的积极性
C.官僚制度的消极性D.皇权专制的积极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2020-03-20更新 | 1355次组卷 | 54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2019-11-02更新 | 340次组卷 | 58卷引用:河南周口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卷
7 . 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丈夫,史称“三公”。但太慰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丈夫的实际作用是(  )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B.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C.协助丞相管理军事D.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
2019-01-30更新 | 317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2019-01-30更新 | 5213次组卷 | 20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本来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做副官称“相”,所以照历史传统讲,宰相本来只是封建时代贵族私官之遗蜕。但正因如此,所以在秦汉时代的宰相,不但要管理国家政务,还要管理皇帝的家务。这反映出
A.秦汉的政治体制是先秦政治的延续
B.宰相拥有至高无上的广泛权力
C.中国古代政治具有家国一体的特征
D.宰相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2018-11-17更新 | 506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