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秦朝实行郡县制,推行“焚书坑儒”;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采用“黄老之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采纳“独尊儒术”。材料表明秦朝至西汉中期(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B.封建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
C.封建的专制集权统治持续强化D.中华文明的版图初步奠定
2023-08-30更新 | 811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统计,在抑商政策实行之前,汉武帝只在建元初期实行过一次有条件的复除(免除百姓租税),即免除八十岁以上老人之家二人的人头税,九十岁以上老人之家的军赋。抑商政策开始实行后,汉武帝先后实行过7次复除,其中6次复除的实行均无关灾情。据此判断抑商政策(     
A.导致国民生活普遍贫困B.改善了政府的财政状况
C.渗透了黄老之学的理念D.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3 . 下表反映了西汉不同类型列侯的数目变化。据表中信息可知
时期异姓功臣侯异族归义侯

高祖六年-高祖十二年

131/

惠帝元年-景帝中元五年

477

景帝中元六年一武帝太初四年

4140
A.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B.中央行政制度发生了调整
C.南匈奴内迁数量不断增加D.异姓诸侯王势力逐渐壮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摘选自史书所载汉武帝时期的若干史事。   

相关人物史事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六月罢
董仲舒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日磾)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磾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磾独不敢。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邻人也,后徙金城邻居。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余创,贰师奏状,诏征充国诣行在所。武帝亲见视其创,嗟叹之,拜为中郎,迁连骑将军长史

——据《汉书》等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就汉武帝统治的某一典型特征进行概述,并根据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特征概况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不得照抄材料)
5 .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前的刺史,源于丞相史,不仅监察地方,还监察地方监御史。其后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逐渐由御史大夫节制。这反映出(     
A.刺史权力逐渐减弱B.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步缓和
C.对地方监督的强化D.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3-04-25更新 | 1159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西汉初除中央发行的四铢钱外,诸侯王纷纷私自铸币,民间私铸风气盛行,导致市场货币混乱、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出现;汉武帝先后六次改革币制,统一全国货币形式,禁止私铸,稳定了社会经济,平抑了物价。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西汉(     
A.国家治理能力增强B.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C.铸币制度日臻完善D.王国问题得以解决
7 . 汉朝注意开发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在河西走廊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后,逐渐有计划地向这里进行移民,至西汉末年河西四郡的人口已达二十八万多人。同时,政府又给徙民和田卒提供必需的农具。上述做法(     
A.说明解决边患问题时机成熟B.表明汉与匈奴间无意继续战争
C.着眼于增进民族间经济交流D.是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
2023-04-09更新 | 1298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初,河南的一座汉墓中发现了亚历山大城生产的模制玻璃瓶。《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介绍在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城生产的玻璃器被输往印度,从印度输往中国”。模制玻璃瓶在中原的出现得益于当时(     
A.中原是农耕经济中心B.西汉对河西地区的治理
C.河南居民的节俭理念D.丝绸之路上的经济交流
9 . 下表是秦汉两朝政府推行的大规模移民措施,这些移民措施旨在(     
时间移民措施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南“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郡,以50万人谪戍之
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徙五万家于云阳(今陕西淳化)”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卫青逐走匈奴收复河南地,“募民徙朔方十万口”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
A.增加财政收入B.维护郡县制度C.巩固国家统一D.促进边疆开发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丝绸之路,融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如果按历史进程划分丝绸之路的时代,那么从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便是丝绸之路的1.0时代,这一时代,丝绸之路的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对抗、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丝绸之路2.0时代包含了中国的明清时期。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标志着丝路实践进入了3.0时代。这个新时代的特点是:陆海并重,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摘编自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丝绸之路“三个时代”的理解。(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