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五行志》将各种灾害和怪异纳入经学解说范畴,以灾异言人事,以天道说治道。中国古代25部正史中,有18部修纂了志书,其中有13部修撰了《五行志》。这反映了在古代(     
A.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国家治理B.政府重视对自然灾害的研究
C.鬼神论深刻影响史书的修纂D.儒学深刻影响官方意识形态
2023-08-14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一)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说中国

材料一   以中国历史而言,秦汉是充实内部的时期,我曾称其特色为“厚”,隋唐却是开放扩张的时期,其特色是“大”。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只有秦汉和隋唐当得起“天下帝国”的地位,因为在这两个重要的时期里,中国是开放的,而且是发展的。

——节选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材料二   无论在民族、疆域还是认同上,这个“华夏/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很庞杂和包容,你可以称之为“天下帝国”,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共同体”……一方面,现代国家不能再是“天下帝国”,它不能不限定领土、族群和国民,汉唐时代那种“包容和弹性”的天下秩序只是光荣的历史记忆,而无法成为现代国际认可的准则;另一方面,悠久和荣耀的历史记忆,又使得现代中国历史学者,理性上虽然超越“华”、“夷”,追慕包容性的天下帝国,但感情上会不自觉地区别“内”、“外”,以汉族中国为“我者”来叙述“华夏/中国”。

——摘编自葛兆光《说中国》·解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时期特色为“厚”,隋唐时期特色为“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华夏/中国”概念的认识。
2024·河北·模拟预测
3 . “冬无雪”是反映暖冬或气候干旱的典型现象。下表是“冬无雪”的相关记载情况。

时间

记载情况

解读

先秦至西汉中前期较为罕见部分学者将“冬无雪”记载情况视为汉唐气候变迁的重要证据。但实际上,“冬无雪”记载的变化还与多种要素相关。有学者指出,西汉后期,冬麦推广;天人感应思想下,“冬无雪”沦为灾异天谴的外在形式,被赋予更多的政治意蕴;史书记录灾异功能强化等均影响“冬无雪”的记载
西汉后期逐渐出现
唐代相对较多
关于“冬无雪”的记载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还原真相B.说明历史解释就是否定传统
C.具有十分强烈的主观性色彩D.多元研究视角拓展历史认识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4 . 如表呈现了近现代学者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不同解读。这反映出(     
学者解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梁启超、章太炎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学术文化上的专制独裁,是造成中国文化学术落后的祸根罪源,也是导致中华民族濒于灭亡的重要原因。
当代学者刘桂生“罢黜百家”并非禁绝儒家以外的各家,“独尊儒术”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
A.集权政府加强思想控制始于西汉B.对汉代儒学的解读趋于客观全面
C.汉武帝的文化政策违背历史潮流D.汉代儒学对近现代学术影响深远
2024-02-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反映了中国某朝的中央行政中枢权力分配情况,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中外朝共同辅佐皇帝决策B.丞相与尚书台共议国政
C.太尉与御史大夫共掌监察D.中枢权力的分散及转移
2024-01-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晋代以来,文人墨客对石榴传入中原一事有颇多艺术想象,如唐代沈亚之说石榴曾是瑶池台下陪伴西王母(传说中统治昆仑山一带古国的君主)的神树,“逢波逐浪送张骞”,宋人王禹偁也戏称:“王母庭中亲见栽,张骞偷得下天来。”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唐宋时石榴被推广种植B.物种交流丰富文化素材
C.汉武帝征服了天山南北D.唐宋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认为,全国受命于君,身以心为本,国以君为主,所以君人者国之元,发言动作万物之枢机。就君民关系,董仲舒说:传曰: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故君唱而民和,君动而民随;就君臣关系,董仲舒说,臣是受命于君的,所以,君臣之礼,若心之与体,心不可以不坚,体不可以不顺,臣不可以不忠。董仲舒认为,统治者是天命神授的,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摘编自丁银高《论董仲舒的王权思想》

材料二   黄宗羲对以君为主的君主专制制度有所不满,明确肯定了天下为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某一君王的天下,所谓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他对君主专制下的也进行了批判,认为的产生是要与君共治天下的。他把治天下比喻为曳大木,臣与君是共曳木之人也`同时强调了人治的有效规范、引导与约束惩罚。

——据鲁敏《黄宗羲反君主专制思想解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和黄宗羲的君权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君权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4-01-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三新”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汉武帝统治时期(公元前133-112年)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下面对此表解读有误的是(     
时间主要事件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对匈奴开战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同年颁布推恩令
元朔五年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24-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连续4次大战匈奴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实行盐铁专卖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统一货币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
A.反击匈奴的战争需要加强中央集权B.出使西域使西域地区得到有效管理
C.采取经济措施为集中财力支援战争D.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势力
9 . 西汉萧望之曾借昭公三年出现雨雹、而后季氏专权的故事来解读雨雹现象,借此批评专权的霍氏,结果得到宣帝赏识;而夏侯胜以武帝在位时灾异频现说明其德有亏为由,反对宣帝为武帝立庙乐,最终受宣帝处罚。这说明(       
A.西汉时期君主专制不断走向强化B.君权神授思想成为政治主流思想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官员直言敢谏D.政治斗争工具的效用受皇权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聂政(?—公元前397年),韩国轵人,因杀人偕母及姊避祸齐地。韩大夫严仲子与韩国相侠累结仇,潜逃濮阳。严仲子闻政快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求其为己报仇。聂政待母亡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刺杀快累于阶上。


后世形成了多个版本的“刺客聂政”故事,如下表:
时间作者及著作叙事及评价
汉朝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突出严仲子与聂政的朋友之遇,称赞聂政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国士”;突出聂政的孝道和信义,把父(母子)子、兄(姐)弟和朋友这三个伦理统一起来。
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严仲子是一个为非作歹二十年、败坏礼法纲纪的乱臣贼子。聂政受其“礼贤下士”的外表蛊惑和蒙骗,“盗杀韩相侠累”,并非义举。
1905年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中国古代武士具有十八种美德,其中一条是“受人之恩,以死报之”,比如聂政、荆轲等。武士美德意味着把道义、恩仇、朋友和国家等置于个人生命更高的位置。
1942年郭沫若
历史剧《棠棣之花》
在联纵抗秦的民族大义下,反抗昏君奸臣的严仲子、聂政等都是仁人义士,而屈从暴秦的韩相侠累和国君哀侯成为了彻底的反面人物。

——摘编自陈颀《复仇与礼法——以聂政的复仇叙事为例》


从材料中选取两个以上版本,提取信息,围绕论题“时代背景影响人物形象塑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读。(要求:持论有据,表述成文)
2023-01-08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