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6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北方经济总体上仍强于南方;但北重南轻的局面得到很大改变。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南北政权对峙与竞争B.丝绸之路的开辟
C.南方丰富的人力资源D.江南经济的开发
2 . 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这一措施
A.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B.恢复了北方农业生产
C.加速了北方人民南迁D.实现了北方再次统一
2022-01-15更新 | 599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A.规范统治秩序B.发展游牧经济
C.加速民族交融D.缩小南北差距
2022-10-12更新 | 1047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拉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人口内迁与南迁B.政权更迭频繁C.生态环境的恶化D.民族交流交融
2024-03-01更新 | 561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
2019-01-30更新 | 3479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反映了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变化的情况(     

      

由此可知东晋时期
A.专制皇权受到削弱B.江南士族垄断政权
C.皇权与士族特权间相互制衡D.分权体制削弱了政府统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
2022-05-31更新 | 1017次组卷 | 58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东晋南朝时期,政府在南渡而来的侨居的人口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侨州郡、县,如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在今南京江乘县境内设立南琅琊郡,刘宋时期设立的南徐州、南豫州等。这一举措(     
A.导致士族门阀势力兴起B.表明国家重新归于统一
C.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D.有利于南方地区的开发
9 . 东晋时期,皇权受制于士族门阀,朝廷中重要官职均为门阀士族把持,庶人不能染指。至于左右朝廷的六品以上的宰辅,更是完全由士族垄断。这反映出当时(     
A.庶族地主不能担任官职B.社会阶层流动受到阻碍
C.士庶之间政治斗争激烈D.士族具有较高政治素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南朝时,朝廷中的制局小司、外监、舍人等品级较低的官员虽多为寒门却往往被委以将相之权,而原有的将相之职并未废弃且多由士族担任。琅琊王氏出身的太尉王俭感叹自己“虽有大位”但权力却不及舍人。这反映出
A.士族丧失政治特权B.南朝政制混乱失序
C.君主专制有所加强D.三省制度框架建立
2022-04-30更新 | 56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新时代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B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