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2023-08-28更新 | 4037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南朝的宋朝秘阁藏书1.5万余卷齐朝藏书1.8万余卷,南朝统治者还多次下诏向民间征书;北魏孝文帝也曾诏“求天下遗书,秘阁所无、有裨益时用者加以优赏”。南北朝竞相下诏征书旨在(     
A.彰显华夏正统地位B.保护中华文化典籍
C.促进民族交流交融D.吸取外族优秀文化
3 . 岭南潮汕地区发掘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陶器等文物;而同一地区发掘的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则发现有各类铁器以及制造精美并带有佛教色彩花纹的瓷器等文物,青铜器完全绝迹。这反映出(       
A.南方手工业技术水平超过北方B.佛教在潮汕传播非常广泛
C.人口南迁推动岭南地区的发展D.南方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
4 . 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传统。北魏孝文帝在恢复祭陵制度的同时,对汉、魏、晋诸陵的维护沿袭了魏明帝的做法,并以古代帝王祭祀的礼仪“太牢之礼”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孝文帝这一做法旨在(       )
A.尊重历代的贤明君主B.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
C.彰显其人道主义情怀D.表明北魏入主中原的正统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2023-06-21更新 | 6326次组卷 | 4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太平寰宇记》“润州”条目记载:“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人好用剑。自永嘉南迁……人性礼逊谦谨,婚嫁丧葬,杂用周汉之礼。”这表明南方地区(     
A.风俗渐受侨民影响B.经济得到迅速开发
C.士族垄断政治权力D.军事实力大幅提升
2023-06-10更新 | 64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 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逢冯太后丧事, 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四次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这一材料可用于研究(       
A.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B.礼乐制度的历史延续性
C.南北政权的隶属关系D.北魏封建化改革的影响
2023-05-31更新 | 134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创新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3~6世纪,中华文化与西欧文化的比较。

文化主体

基本态势

中国

以儒家文化为主。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儒家文化受到佛教、道教文化的冲击,同时各形态文化之间相互学习、借鉴

西欧

由罗马多神崇拜转向基督教被定为一尊,直至文化发展由基督教所垄断基督教排斥其他宗教信仰,逐渐形成以基督教为核心的文化主流

——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


提取材料信息,从中欧对比的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阐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图为魏晋时期北方民族内迁的情况。据此可推知(     
A.民族关系在碰撞中交融B.作物品种在交流中丰富
C.社会经济在改革中发展D.国家疆域在开放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魏道武帝立拓跋嗣为太子,赐其母刘贵人死,“立子杀母”的做法被奉为立国传承制度,“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汝当续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这一制度的确立(     
A.延续了游牧民族的部落传统B.使儒家伦理道德被颠覆
C.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D.意在维护君主专制权力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