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围,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削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2022-08-17更新 | 934次组卷 | 58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朝运河图                                                              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结合上述图文信息,提取两个有关水运交通变化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说明准确,逻辑清晰)
3 . 图1、图2分别是隋唐时期运河图与元代运河、海运图。这一变化反映了(     

       隋唐时期运河图                                           元代运河、海运图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B.在经济上对南方的依赖日益明显
C.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D.政治中心转移决定交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隋文帝统治初期,曾派人巡视河北五十二州,罢免贪官污吏二百余人,裁汰了约十分之三的地方冗员:他制定的隋律,“以轻代重,化死为生”。这反映出隋初(     
A.政体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B.科举考试腐败初露
C.社会治理呈良性发展趋势D.吏治法治比较公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某个朝代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多年,但留下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和政治遗产(比如大运河、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直到明清两代都让人受用无穷。这个朝代是(     
A.秦朝B.西晋C.隋朝D.清朝
2022-07-04更新 | 244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 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查。五年,平定吐谷浑,更置四郡大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

——《隋书》卷29《地理志》



隋代分郡图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3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2-06-22更新 | 6929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一)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隋元两代大运河的开凿情况。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
 开凿时间 河道走向 起止点
隋朝运河 隋炀帝时 以洛阳为中心点,呈纵横形状 涿郡—余杭
元朝运河 元世祖时 呈南北垂直形状 大都—杭州
A.巩固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B.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重心的形成
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D.体现出农耕文明外向性发展特征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京杭大运河的变迁

材料   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时期(隋唐时期、元代、清代)的大运河图。


图1

图2

图3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运河图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2-05-07更新 | 474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外交通。

材料一   京杭运河自隋代开通之后,虽然路线几经变迁,但是历代朝廷无不极其重视大运河的维护疏浚,这是因为运河承担着漕运——这一维系王朝正常运转的重要活动。自隋至清,无不如此。清代前期,为了维持漕运的需要,清政府不惜耗费巨资,对京杭运河精心维护,以保证王朝生命线的畅通。在漕运的带动下,大运河商贸兴旺,由此带动运河沿线地区城乡经济的发展,使运河沿线的城乡经济一派繁荣景象。清代中期以后,漕粮改行海运,再加上黄河决口、战争等原因,运河渐趋衰落。随着轮船、火车等近代交通工具的使用,京杭运河在经历前期的兴盛之后,最终被铁路和海运所取代。

——摘自孙金浩《清中期以后京杭大运河衰落对运河地区城市城乡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英国运河时代(1761——1835年)。英国近代第一条   运河是1757年开通的连接圣海伦斯煤矿与默西河的桑基运河。随之布里奇沃特运河于17617月通航,它同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一样,成为英国运输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该运河通航后运费大减,丰厚利润的“示范效应”刺激起第一次投资高潮,一大批运河法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时主要立足于中北部工业城镇向四周扩散。80年代下半期,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明显加快,运河开凿业掀起第二次高潮,运河兴建遍及全国。1835年伯明翰——曼彻斯特运河的竣工通航,标志着英国运河系统的构建基本结束。英国近代运河体系的最后一笔由19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轮渡运河的疏通完成。

——摘编自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作为“王朝生命线”的主要表现,并概括大运河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进入运河时代的原因。
2022-04-18更新 | 61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学情分析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通典》载:“(唐代)天下户为九等,三年一造户籍,凡三本,一留县,一送州,一送户部。”《唐六典》提及,唐代朝廷各项经济与社会政策的推行,是由“尚书省下于州,州下于县,县下于乡”,而后“乡吏传于村胥,然后至于人”。这主要表明,唐代
A.政权机制健全B.三省相互牵制C.人身控制松弛D.征税依据明确
2022-03-30更新 | 859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