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唐会要》记载,公元767年政府下令,所有坊市之间的高墙都不得损坏或是乱搭乱建,如有违者,强制拆除:公元788年再次下令,对在京城内破坏坊墙的行为处以重罚,自行雇请工匠修补破损的坊墙。这段记载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城市管理制度受到挑战
C.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D.政府行政职能不断增强
2 .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政府盐铁使刘晏改革盐法,于“出盐之乡”设置盐官,垄断收购盐户生产的盐,再“转鬻于商人”,由商人自行销往全国各地。该措施
A.导致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B.有助于政府退出盐业监管
C.有利于推动工商经济发展D.削弱藩镇割据的物质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文景之治”时期恰值汉代地方权力最为活跃的时期;“开元盛世”之后唐朝虽然由盛转衰,但唐王朝经济活跃、文化昌明、作为东亚文明中心和世界仰慕之国的地位继续保持了百年之久,这一阶段正是地方权力扩大而尚未失控的时期。作者意在强调
A.汉唐盛世都是以君主的开明为基础B.地方分权有利于维护王朝统治
C.地方适度分权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D.汉唐繁荣得益于地方分权政策
4 . 某同学在研究唐朝商业发展状况时,发现有不同记述,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内容出处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
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唐)王建《夜看扬州市》
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
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当代)李廷先《唐代扬州的商业》

A.国家法典肯定比文学作品可信B.扬州商业发展突破政府时间规定
C.只有史学专著能还原历史真相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5 . 唐代婚姻中,贞洁观念较为淡薄,妇女改嫁现象非常常见,就连皇室成员也不例外,公主再嫁者高达二十三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代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B.唐中期后市民阶层价值取向的冲击
C.佛教和道教广泛传播的影响D.儒家思想受冲击崇尚男女平等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9世纪,走遍东亚大地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撰写的《中亚游记》记载:唐朝的读书人,都可以上公立的学校,由政府提供经费,城市百姓受教育的成本相当低。一旦遇到灾荒战乱,唐朝的官府仓库,更会第一时间打开,给百姓提供粮食和药物。这一记载反映出唐代
A.较强的公共服务能力B.对科举教育高度重视
C.国富民安的盛世景象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边将中胡人后裔者比比皆是,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都是胡人;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这些现象可以佐证唐代
A.民族融合出现高潮B.中央集权潜伏着危机
C.官僚政治日益完善D.社会发展具有开放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引进中华文化,促进自身发展B.学习中国文化,加强相互交流
C.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D.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9 . 唐代出现了“街使"等新型城防力量,其职能以街道为核心展开,主要负责维持治安.保护公共设施、稳定风俗、禁止侵占街道等。许多中央官员纷纷兼任此职,后逐渐成为固定官职。这反映出当时
A.官僚机构臃肿B.治安形势好转
C.坊市制度松动D.市镇经济崛起
2020-06-01更新 | 616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玄宗时,敕令男满15岁、女满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汲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这一敕令
A.保证唐朝社会持久繁荣B.延续唐初休养生息政策
C.巩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D.埋下藩镇割据战乱祸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