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政令的下达,都经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针对这一状况,唐统治者设政事堂
A.加强中书省权力
B.协调三省关系
C.强化对三省监督
D.增加文官人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代规定左丞统吏部、户部、礼部,右丞统兵部、刑部、工部。左丞与右丞两个官职所隶属的中央机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
2019-04-04更新 | 690次组卷 | 3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初于禁中置翰林院,为内廷供奉之所。除文词、经学之士外,还有卜、医、棋、术等各种专门技艺人员。他们定期入值当班,待诏于院中,以备皇帝宴闲时的召见。玄宗时,特于翰林院置待诏、供奉,命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敕。此时翰林学士亦与天子十分亲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翰林院的部分职责相当于中书省
②政事堂是翰林学士议政的场所
③翰林学士的地位有所提高
④唐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初规定:民始生为黄,四岁至十五岁为小,男子十六岁至二一卜岁为中,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为丁,六十岁以上为老。每年造一次人口帐,三年造一次户籍。这是最重要的法令,也是均田法和租庸调法行施的法令依据。唐朝中央宫制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直接管理这些工作或执行这些法令的部门是
A.门下省
B.工部
C.中书省
D.户部
2019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初,中书省负责诏敕的制定;安史之乱后,唐德宗以翰林学士(被天子视为“私人”)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中书省则负责草拟日常政令。这种变化
A.使三省职责更加清晰
B.是皇权对相权的侵夺
C.表明中央集权的减弱
D.旨提升行政办事效率
6 .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②宋代设立“参知政事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③元朝设中书省分割相权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2019-03-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十校联盟2019届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B.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C.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D.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2019-03-04更新 | 699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
8 . “唐宋诸代的诏敕,宰相一定要盖章,没有宰相的盖章,就不成为诏书,而军机处的设立,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材料说明
①唐宋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②军机处决策权的扩大
③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④中央逐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9-02-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浙南联盟(温州九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2019-01-30更新 | 4110次组卷 | 12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2019-01-30更新 | 908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