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2-13高一上·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名校
1 . 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中书省,元朝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
C.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
2018-10-10更新 | 164次组卷 | 27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115高中历史
2 . 史书载:皇帝要破格提拔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驳回诏书。皇帝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提拔刘士泾的理由,任命诏书最终才得以颁布执行。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若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称为“涂归”。材料中“□□□”指代的政治机构是
A.汉代“外朝”
B.唐代门下省
C.宋代政事堂
D.元代的行省
4 . 权与制衡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机务”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获得真宰相之身份。……但到开元以后,即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如是则他们只有执行命令之权,而无发布命令及参与决定命令之权。……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代尚书省的职权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代的三省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总统行政权是如何被限制的。
2018-06-28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嘉兴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权力制约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机关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宋代也有三省,实际上只有中书省在皇宫里,门下尚书两省都移在皇宫外面了,故亦只有中书省单独取旨,称政事堂。又和枢密院同称两府。枢密院是管军事的……宋代财政,掌握在三司,三司本是唐代尚书六部下面的官名。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是如何分散相权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雅典)实施分权的举措。简要说明孟德斯鸠是如何“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的?指出美国政治制度中“立体分权”的内涵。
6 . 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门下 —— 尚书 —— 中书B.中书 —— 门下 —— 尚书
C.尚书 —— 门下 —— 中书D.中书 —— 尚书—— 门下
2018-04-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确立于隋朝,唐朝为了方便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还设立了政事堂。当时政事堂设在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枢密院
8 . 唐代统辖全国行政大权的宰相一职实行复数制,由数名宰相组成集体领导班子。召开宰相会议的地点叫政事堂,开始时政事堂设在宫城内的 里。后逐渐由议政场所演变为行政机构。划线部分应填入的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文渊阁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公民大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三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图三和图四体现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图一中国古代和图四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的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主形式上的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